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大包装药品“拆零服务费”政策
大包装药品“拆零服务费”政策
来源:-    浏览:943   更新时间:2012年03月3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去年年底,江苏省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大包装药品“拆零服务费”政策,对拆零销售的“小纸包药”采取扶持态度。此举主要目的,一是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拆零”,多用大包装廉价药;二是防止药品的无谓浪费。这一政策符合国家社会医疗保险对药品使用总量限制的要求,但是在药品拆零调配中,存在3点需要重视的问题——

 
  质量问题药品拆零是指拆开药品包装,已不能完整反映药品的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全部内容的药品调配方式。药品拆零后,会破坏药瓶、复合膜袋、铝塑泡罩板等最小包装单元。但是,药品在储存方面是有特殊要求的,如需遮光、防氧化、冷藏、防潮等。譬如维生素C片,脱离原包装后,失去了原来的避光、防潮保护,容易造成潮解、氧化而失效。因此,拆零后的药品会增加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几率。
 
  安全保障问题由于拆零药品不可能完整注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等内容,不利于患者用药安全,尤其是对老人、儿童这些特殊用药人群,用药信息的完整性尤其重要。另外,一些医疗机构仍将拆零药品保存于统一规格的广口瓶中,甚至将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药品混放在一起,其瓶面标签一般只标有药品名称及规格,造成药品完整信息的缺失,从而既增加了患者对用药知情权的疑虑,又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管理问题拆零药品在拆零过程中还会因管理不善,造成质量和安全问题。
 
  拆零药品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负责药品拆零的药师直接与药品接触,其健康状况对药品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大部分社会药房的药师,每年并没有进行健康检查,未建立健康档案。
 
  拆零药品时的操作和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不戴帽子、手套、口罩,不使用拆零工具,徒手取药的情况比较多见;加上拆零用具不清洁,环境卫生状况差,极易造成药品在拆零过程中的人为污染。
 
  拆零药品的包装:拆零药品的包装材料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应符合药用要求,且包装上应注明药品名称、适应证、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批号、有效期及拆零单位等内容。但是,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要求,许多药房使用的拆零包装均不能完整地标注上述内容;包装材料更是五花八门,有牛皮纸袋、白纸袋、塑料袋等。
 
  拆零药品的记录:根据GSP的有关规定,拆零药品必须建立拆零记录,以便掌握拆零药品的进货来源及销售去向,确保拆零药品的安全使用。而目前大多数药房除了对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及计划生育用药做拆零登记外,很难做到对普通药品建立完整拆零记录,一旦因拆零药品出现药疗纠纷时,很难追溯药品质量和认定药疗责任。
 
  综上,笔者认为,药品拆零的用药安全问题值得关注。现在超市里的食品都有“一口”食用的小型包装,为什么药品不这样做呢?建议药品生产企业根据临床用药情况,针对绝大部分人使用的疗程剂量,科学地设计最小发药包装,这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