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1月底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医药工业一个主要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近两年来,医药企业“走出去”的执行力日渐高涨,为医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劲。去年一年就有许多围绕着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看点出现。上药集团宣布将收购欧盟具有专利的创新制药企业,双鹭药业(002038,股吧)斥资1.3亿元与加拿大PnuVax联合建立疫苗生产企业,双鹭持有新公司85%的股份。此外,海正药业(600267,股吧)与辉瑞,先声药业与默克,也都在利用跨国公司的经验、技术、销售网络和品牌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 但正如早先的家电行业和IT行业一样,走出国门的医药企业也面临着诸多难题。石药集团属于国内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与国际市场打交道有十年之久,目前其Vc在海外的销售已占世界市场60%以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类新药丁苯肽的研制、开发和海外授权的石药集团副总裁牛占旗看来,国内企业走出国门最重要的在于观念的根本改变。他认为,对于国际市场的法规和知识产权的运用不够了解,难以把握授权的时间和对市场的预期评估,都会影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 中国现有的GMP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较大。按照中国标准生产的产品,一旦要进入国际市场,就需要重新进行注册申请,而国际标准在中国是通用的,这就造成了跨国企业的产品可以长驱直入中国,没有任何瓶颈和障碍。牛占旗认为,如果我们的产品一开始就完全按照国际的标准和规范去生产,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较早获得收益。 尽管许多国内的大型医药企业纷纷引进国际一流设备,但是,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仍然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对于国外目前倡导的“质量源于设计”理念是否能够真正的理解,是决定药品质量保持恒定不变的关键。 业界人士认为,要全面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相关部门还应更进一步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上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对于创新药物申请国际专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我们相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随着人们观念的日益国际化,将会有更多的医药企业走出国门,医药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