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08网兰州1月16日电(记者张文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朵奇葩的藏医药学近年来在甘肃省一些藏族聚居区得到重视和发展。多个藏医院的成立逐渐满足了广大农牧区患者对藏医药服务的需求,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是,甘肃的藏医药事业在经历了蓬勃发展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现代医药对藏医药的冲击越来越大,在继承传统和现代发展、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 藏医药成农牧区患者就医首选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藏医药逐步走出民间、走出寺院。1976年以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些地区,如夏河县、碌曲县,相继成立了藏医药医疗机构。1981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成立了县级藏医院,集中开展藏医诊疗工作和藏药制剂生产。 中国藏药医学植根于青藏高原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与藏民族独特的宗教、哲学、天文、民俗等紧密相联,有2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因此同属高海拔地区、有丰富的藏医药资源的天祝县、夏河县等藏民族聚居区有发展藏医药事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院长张扎西嘉措说。 张扎西嘉措表示,藏医所用药物多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的高原地带,藏药配方组成多为草本植物,其成本低,操作简便,疗效高。尤其藏医疗法中的放血疗法和药浴疗法在治疗消化系统、心脏血管系统、类风湿疾病等方面有独特功效。 天祝县卫生局党委书记刘永祥介绍,藏药医学的应用逐渐得到拓展,不但得到藏区患者认可,而且越来越多的外地患者在了解藏医疗法后,也愿意主动寻求藏医帮助。 “治疗方法简单有效、收费低廉成为一些患有风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选择藏药的主要原因。”刘永祥说。 藏医药发展遭遇瓶颈 甘肃藏药因其治疗风湿等疾病独特的效果得到患者认可并有所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藏族聚居区、甘肃省政府及国家给予的政策、资金、教育等扶持。 2008年4月,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将中藏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加大了对藏医药投入。2008年11月,国务院制订的支持青海、甘肃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以及中央出台的扩大内需稳定经济的政策中都提出了支持藏医药事业发展的相关措施。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局局长周寿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对藏区发展藏医药产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藏医药服务已纳入城镇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之中,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除了政策等利好措施的扶持,甘南、天祝等地还通过成立藏医药开发研究机构和创办藏医药教育机构,开展藏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先后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学校,甘肃中医学院藏医学院、甘南州藏医药研究院、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药开发研究所等院校机构开展藏医药教育,培养藏医药人才。 目前,甘南、天祝等地已基本形成了藏医药资源基地、藏医医疗、藏医学教育、藏医药研究、藏药生产、营销等多位一体的藏医药发展体系,并延伸到了科研、生产、旅游、种植等多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各项政策支持下,甘肃藏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其继续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藏医药研制开发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链,现有藏医药机构自身发展的能力有限,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引进外资的条件尚不具备,争取大项目的能力还不够,产业发展的基础脆弱,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张扎西嘉措认为,目前,藏医药研制开发资金不足。藏医药研制开发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招商引资渠道不够通畅,大量科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科研项目无法及时实施,研制开发工作总体进展缓慢。 其次,藏药材资源保护工作难度加大。藏药材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药材生长的大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资源优势受到威胁。野生藏药材资源保护工作还涉及到农、林、牧、扶贫等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工作难度大。 专家还认为,针对藏医药文化的保护力度还不够。受资金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藏医药文化保护工作未能受到应有重视,一些名老藏医的学术成就未得到及时整理和总结,许多传统的藏药制作工艺未能科学传承,一些较高难度的藏药材炮制工艺没得到很好的继承,藏医药古籍部分散失,藏医药所用的传统器物、工具丢失损坏,民间验方、效方未能及时挖掘整理。 多管齐下促藏医药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藏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长杨宏权表示,作为一个现代医学门类的藏医学正在逐步形成。但甘肃藏医药要实现产业化开发、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仍需一系列政策的扶持。 一些藏医药专家认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藏医药产业化开发的扶持力度,有发展藏医药条件的县区应将藏医药产业化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重点培育,在全县重点发展项目及藏区专项中加大藏医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改善藏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条件。 张扎西嘉措等认为,藏医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应强化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通过培训、培养、招录等方式引进一批藏医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民间优秀藏医,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藏医药梯级人才队伍,并将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重点选送一部分中青年骨干到西藏、青海等地进修深造。 此外,基层藏医院及藏医药开发研究机构应强化藏医药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藏医药服务范围,完善覆盖城乡的藏医药服务体系,发挥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藏医药适宜技术,提高藏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甘肃各地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机构等还应提高藏医药科技研发能力,深入搜集、挖掘、整理民间验方、效方,研制开发新型藏药制剂,用先进技术、设备与工艺对部分藏药制剂进行剂型改造,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并在藏药制剂研制生产基础上,加快临床疗效显著藏药的研制和生产开发,提升藏医药产业的科技含量。 “基层藏医院要坚持特色立业,深化藏医药产业化开发在传承中创新,并加强藏医药资源保护和藏药准字号报批工作。”张扎西嘉措说,“同时,还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鼓励集体、个人、企业在当地投资进行藏药材种植,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有效保护野生藏药材资源。” 与此同时,专家还建议,藏区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对藏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藏医院的办院条件;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资助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藏医药发展基金,积极利用外资和捐助发展藏医药事业,以全面促进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