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商声称需要新的销售来源和制定新策略 百时美施宝贵前高管杰里米·李文将上任梯瓦一把手。 在成功帮助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通过上市新药以抵消来自公司最畅销药物抗凝血剂波立维(Plavix)因专利到期带来的收入损失后,以色列梯瓦公司准首席执行官杰里米·李文(Jeremy Levin)将面临相同的任务。 最大单日涨幅 1月2日,梯瓦宣布,今年5月,58岁的李文将取代即将退休的59岁梯瓦首席执行官施洛莫·雅奈(Shlomo Yanai)。作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商,梯瓦需要新的销售来源,旗下另一只畅销药物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克帕松(Copaxone)面临新的竞争对手。 去年,梯瓦股价创自2006年以来最大跌幅,雅奈在公司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雅奈原为以色列陆军将军,并无医药行业从业经验。去年,雅奈为了加强公司研发新药的创新能力,以6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ephalon。但不幸的是,12月他告诉投资者,梯瓦可能无法达到2015年310亿美元的长期销售目标。 总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市的Sphera基金管理公司合伙人奥利·赫氏克维茨(Ori Hersh kovitz)接受采访时表示,李文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如果李文能像过去在百时美施贵宝一样,做好一个或两个产品,对于梯瓦也将受益良多。Sphera公司拥有梯瓦的股份。 1月2日,在特拉维夫股票交易市场,梯瓦的股价上涨3.3%,至160.60谢克尔,创两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2011年梯瓦的美国存托凭证(ADR)下跌21%,而同期彭博EMEA制药指数上涨11%。 有序过渡 李文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在百时美施贵宝担任高级战略副总裁。1月2日他在特拉维夫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与雅奈紧密合作,实现梯瓦的有序过渡。 MillerTabak公司投资组合经理莱斯·方特雷德(Les Funtleyder)说:“几年前的百时美施贵宝与现在的梯瓦有一些相似之处,当时百时美施贵宝为了应对销售增长缓慢和专利到期的压力,不得不制定新的策略。” 在百时美施贵宝,李文负责制定被称为“珍珠链”伙伴合作计划和进行小规模收购,以抵消波立维在美国因专利到期的销售额下降。分析人士预测,该药在2011年的销售额为72亿美元。 潜在目标 “珍珠链”伙伴合作计划的成果包括2009年因收购Medarex公司而获得的皮肤癌治疗药Yervoy。迄今为止,公司根据该战略进行了17个小型并购交易。 在新兴市场,李文将百时美施贵宝的策略转变为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他把这项策略称为“牡蛎计划”,即把自己的合作伙伴培养成潜在的收购目标。 1月1日李文离开公司时,百时美施贵宝发言人珍妮·莫尔(Jennifer Mauer)表示,公司不会改变“珍珠链”策略,公司的优先目标依然是业务发展。 并非被迫退休 梯瓦董事会主席菲利浦·佛斯特(Phillip Frost)表示,公司在去年就开始物色雅奈的继任人选。 雅奈没有被迫要求退休,而是主动向董事会提交了退休申请,董事会接受了他的申请,感谢雅奈长期以来为梯瓦所作的贡献。 在新闻发布会上雅奈表示,开辟一条新道路的时刻已经到来,“我打算利用我所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为以色列制药工业、经济和社会作贡献。” 佛斯特表示,雅奈正考虑进入公共和私人事务,同时很可能踏上政治征程。 竞争对手强劲 去年底梯瓦宣布将回购高达3亿美元的股份。那时,雅奈表示,到2015年公司要达到31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目前看来显得过于乐观。分析师认为,从德国RatiopharmGmbH公司和美国巴尔制药(Barr)的回购事例中看到,梯瓦实施回购计划意味着未来将减少并购交易。 2011年克帕松的销售额达到顶峰,为38亿美元,该药对公司的盈利贡献高达40%。在梯瓦2011年第三季度的43.4亿美元销售收入中,24%来自于多发性硬化治疗药,公司表示,梯瓦需要整合新药组合。 克帕松面临诺华生产的芬戈莫德(Gilenya)的竞争,该药是首个口服多发性硬化治疗药。芬戈莫德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症、减少临床加重的频数和延缓身体残疾的积蓄。去年10月,生物基因公司(Biogen Idec)宣布,后期临床试验表明,该公司开发的实验性多发性硬化治疗药BG-12能降低多发性硬化复发的风险。预计BG-12上市后的年销售额可能高达30亿美元。 与此同时,梯瓦研发的口服多发性硬化治疗药laquinimod在去年两项试验中的表现令人失望。 从2003~2007年,出生于南非的李文担任诺华全球业务发展和战略部门的主管。他曾担任执业医师,拥有剑桥大学的医学学士学位和牛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他拥有双重国籍,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公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