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青年报报道,“一种药有那么多名,患者不了解,有可能在重复吃同一种药。是‘药’三分毒,这样可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在昨日上午召开的全省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上,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骁悍这样描述一药多名的危害,会议决定,自即日起到5月31日,河北将重拳治理“一药多名”现象。
重点治理五种违规行为
据悉,此次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专项检查,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省食药监局稽查处副处长王熳指出,根据2001年实施的《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暂行)》,此次检查将重点整治药品通用名称未用中文显著标识或不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同时有商品名称时,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用字小于1:2比例;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所标注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等五个方面。
据了解,本次专项检查要求企业对其上市药品的包装、标签自查自纠,符合《暂行规定》要求的,可继续使用到明年6月1日。不符合的,要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将已经上市的药品召回。在监督检查开始后,如发现企业违规且不进行自纠的,将依法进行查处,严重的甚至会吊销药品的批准文号。
买药只需认清通用名
据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骁悍介绍,一个上市药品有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3个名称。其中化学名和通用名是标准名称,而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同类药品可用不同的商品名。日益严重的“一药多名”现象,使消费者只知其商品名,不知化学名和通用名。有的药品由此改头换面地提高价格,造成药价虚高,造成老百姓看病贵。“在通用名方面,许多药品外包装上通用名的字体与底色颜色一样,消费者根本看不清通用名,只看到商品名或注册商标。”
从6月1日起,国家将取消仿制药品商品名的申请,使一些药品不能再改头换面。这一天后,老百姓再买药时,就能清楚看到一些药品的通用名,无论商品名、注册商标多么花哨,其实还是一种药。
记者从省食药监局了解到,面对《规定》的出台,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准备,有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已生产出符合《规定》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