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83年历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民族第一品牌———“王老吉”将何去何从?或许即将揭开谜底。 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受贿案引发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合同争议案将于12月底开庭。 此案双方一方是隶属广州市国资委监管的“王老吉”商标所有人广药集团;另一方是涉嫌行贿的当事人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鸿道集团”)。由于涉事双方此前就“王老吉”商标之争大打过“口水仗”,此事早已备受各界关注。 目前从广药集团传出来的最新消息是,本案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涉嫌受贿而续签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合同是否有效。不过,有分析认为,此案涉事双方谁都输不起。 争议案一拖再拖 广药集团市场部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此案仲裁原定于9月份开庭,后由于鸿道集团单方面的原因,才拖延至本月底在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员会开庭。 据悉,双方争论的焦点仍是时任广药集团领导的李益民受贿后续签的“王老吉”商标租约十年合同是否有效。 按照广药集团的说法,广药租给加多宝(注:加多宝为鸿道集团在内地的一致行动人)的“王老吉”商标,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就已经到期。但李益民收了加多宝公司300多万港元贿赂之后又续约了10年,因此红罐王老吉的生产商加多宝方才一口咬定合约2020年才到期。 不过,加多宝方面认定的2020年到期说,一直不被广药集团认同。 据了解,2002年鸿道集团高层陈某以300多万港元的“疏通费”最终以低价换来了两个有关“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补充合同。这两个补充合同将的商标租赁时间分别从2000年到2013年,以及2013年至2020年。 由于上述两个续签的补充合同在签订过程中涉嫌行贿,且涉及到贱卖国有无形资产的问题,广药集团认为应视合同为无效合同。因为,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又或者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可视为无效。 广药称穗府将督办此案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希望公平、公正、公开就好。”广药集团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该中层还向记者表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打此次官司并非旨在增加所谓的“谈判筹码”。集团对于收回“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广药为打此次官司,已经找好了“靠山”。不出意外,广州市政府将直接督办此事,并委派广州市公职律师事务所全权代理此事。另有两家北京律所协助跟进。 不过,加多宝方面的律所团队也不容小觑。其聘请的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其主要合伙人为国际贸易促进会仲裁委原副秘书长,此外,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和广东陈小华律师事务所也将协助加多宝应诉。 那么,随着开庭时间进入倒计时,争议案的另一方加多宝会放弃“王老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加多宝集团企业传讯首席代表本月13日在与记者谈及开庭一事时虽显得相当谨慎,仅称:“有关这方面的事情我们现在都不对外做任何评论和回应。” 不过该位加多宝的首席代表也向记者直言,有关“王老吉”商标及合约期限的态度,加多宝之前已做过公开的表述。“那些我们过往的声明到现在为止都是我们的看法。” 历数加多宝的声明,火力最猛的不外乎去年11月,广药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高调发布王老吉品牌价值过千亿元一事,加多宝随后在公司官网上发布的澄清声明。该声明直指广药混淆视听,并强调加多宝与广药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另一个颇能代表加多宝立场的声明,则发布于今年4月,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广东广粮实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王老吉”牌新饮品后。 加多宝当时通过官网发布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声明。声明称:“王老吉凉茶由一个沉寂的地方品牌培育成一个国家知名品牌,得来不易。加多宝强烈要求和敦促有关国有企业,珍惜各方多年的努力成果,不要摧毁这一文化遗产瑰宝。” 红绿“王老吉”都输不起 显而易见,抛开口水战来看,所有矛盾的源头依旧指向9年前即2002年的一起行贿受贿案。当然,摆在红绿之间的问题也在随着王老吉凉茶市场的急剧增长而变得复杂化。 公开数据显示,红罐王老吉销售额已经从2002年的2亿飙升到2010年的150亿,绿盒王老吉今年的销售额为18亿元。 而王老吉商标年授权费却甚少。2000年“王老吉”商标年授权费为430多万元,从2010年起仅增加不到100万元,至520多万元。 与此同时,目前正在重组的广药集团,已经将以“王老吉”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视为重组的重要筹码。依照广药集团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楚源的说法,广药集团要在“十二五”末实现工商销售过600亿元的目标,以“王老吉”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将贡献良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广药集团完全落实以“王老吉”战略的决心,从近日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药业宣布旗下药品将在2012年全部换牌“王老吉”商标,即已经可见一斑。而一旦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依旧旁落他人,广药集团600亿元的宏大目标或将难以达标。 当然,对于加多宝来说,这个官司更将是背水一战。 在过去16年,加多宝对“王老吉”品牌的投入在业内有目共睹。其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最终将“广东的王老吉”培育成了“中国的王老吉”。 此外,令加多宝感到紧张的是,其此前为分散风险,出巨资积极培育的昆仑山品牌,与“王老吉”品牌效应至今仍相差甚远。 来自花旗银行早前的研究报告指出,王老吉占内地凉茶饮料市场90%的份额,罐装销量约为盒装10倍。而AC尼尔森的统计甚至认为,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王老吉在中国罐装饮料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越众碳酸饮料。 有市场分析人士就指出,上述数字既凸显了“王老吉”商标背后的巨大利益,同样凸显了红绿双方都输不起此场仲裁。 单从王老吉品牌的健康发展角度看,如果加多宝的国内王老吉使用权被广药收回,广药集团会全面掌握王老吉商标的内地使用权,而加多宝以及母公司香港鸿道集团则可能通过王老吉创始人的后人王健仪掌握着香港及海外的商标使用权,双方都会面临互相不能进入对方市场的尴尬———这一局面,无疑对王老吉成长为世界性品牌形成极大的阻力。 数字 ◎加多宝旗下红罐王老吉销售额已经从2002年的2亿飙升至2010年的150亿。 ◎广药集团下属绿盒王老吉今年的销售额为18亿元。 ◎2000年“王老吉”商标年授权费为430多万元,从2010年起仅增加不到100万元,至520多万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