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专项即将揭开面纱。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珺日前透露的消息。
据姚珺透露,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专项资金将从今年开始下发,发放间隔为一年一次。此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就此认为,此举将使得“十二五”期间政府下发的医药创新资金大幅多于“十一五”,有利于医药产业加快自主创新进程。不过,他同时向南都记者表示,由于招标体制未出现根本变化,所以,今年全年医药全行业还是难以避免毛利和净利增速下降的局面。 医药专项支持方向敲定 据姚珺介绍,化学新药和生物技术药已经敲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专项资金两个主要支持方向。医药企业可向当地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门提出资金申请。 他还透露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外,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还将从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研发投资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资本市场三个方面扩大对生物医药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尤其是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通过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以及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等对生物医药产业和企业提供支持。 不过,于明德则告诉记者,上述专项资金何时正式下放,目前还未正式敲定。“我们协会获得的消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专项将会分不同的子项目去扶持生物医药产业,这些子项目包括支持企业G M P认证,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品种,以及用于诸如节能减排领域。” 新药将陆续面世 于明德称,“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专项扶持资金将创历史新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专项与‘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是两个独立的专项,会有不同的资金支持,后者现已经确定将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00亿的支持,地方配套资金目前尚未确定,但至少会有300亿元。由于‘十二五’医药扶持资金大大高于‘十一五’,预计未来五年,我们新药创制将迎来机遇期。”于明德如是说。 据悉,“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第一个生物制品1类新药———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已经于今年7月获批。另外,同为该专项支持项目的人重组白蛋白,也已经被允许作为助剂用于医药工业生产。前者临床用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后者的最终目标是替代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