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国稀土市场投资发展论坛”在江西赣州召开,此次论坛深入探讨解读了当前稀土市场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如何应对整合、停产等一系列措施带来的处境等当下热点话题。
但昨日,稀土永磁板块显然没有受到此次论坛带来的利好影响,板块中除了西藏发展与科力远停牌,有研股份、中科三环股价分别有小幅度上涨外,其余个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其中,正海磁材“领跌”,当日跌幅为8.01%,银河磁体、江粉磁材两只个股跌幅均超6%,江西铜业、横店东磁、中色股份、北矿磁材、包钢稀土、五矿发展、广晟有色等个股跌幅均超4%。 停产与否 稀土行业丞待解答 在昨日召开的稀土市场投资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我国稀土行业出现的各种现象各执己见,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的专家吴琼认为,停产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江西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孟庆江则提出:“稀土不稀,稀土供应应该满足市场需求。”的观点。 在此次论坛上,吴琼认为,“停下来未必是不是一件好事”,作为一种稀缺战略资源,停下来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掌握定价权。 孟庆江则认为,稀土并不稀少,其丰富程度比常见的有色金属铜、铅、锌、锡等都大。我国稀土市场发展趋势是国内的市场发展速度远大于国际市场,即出口数量虽逐年增加,但比重呈快速下降趋势,出口创汇额曾发幅度增长趋势。近年来国内市场量占2/3,出口量占1/3的比例是正常合理的。 1985年底地矿部《全国矿产储量通报》数据显示,全国保有稀土氧化物总储量1036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为1357万吨;国土资源部2008年公布的资料是储量规模8360万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55%,截止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数字指出,我国现存稀土的储量到底有多少。 我国近年来在稀土资源开发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稀土各元素之间开采量与需求量严重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从1985年底到2008年,23年资源消耗2002万吨,但即使按2010年的资源供应量15万吨计,23年的资源实际用量也不过345万吨,资源利用率20%都不到。 虽然,我国目前稀土储量还没有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稀土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有目共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介绍,用池浸工艺每开采一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个别地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控制稀土价格剧烈波动 此外,对于稀土价格的波动,江西稀土协会副秘书长饶勇表示,1-8月,江西稀土工业产值为147亿元,销售收入172亿元,仅包括分离冶炼,不包括下游加工环节。上半年,江西省生产的稀土氧化物1.18万吨,稀土金属7122吨;上半年出口2447吨,创汇2.21亿美元,包括未列入配额的稀土产品;上半年的产值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产值。 但孟庆江则担心价格高企对产业链的健康带来影响。他认为,这给后续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稀土产业本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更有分析人士表示,依靠资源来带动工业产值的提高,并不完全合理,面对我国目前稀土行业的混乱发展,应建立起监管机制,来管理好行业内部相关事宜,尽快整合我国稀土市场,严格控制稀土价格,以保护上下游产业的环节。“而包钢稀土近期提出的收储稀土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控制稀土上游产品的价格,保证下游应用。”上述人士如是表示。 孟庆江还表示,“如果下游用不起稀土,改用替代产品,是稀土运用的倒退,伤害稀土行业本身。” 红金稀土总工程师张善琦则认为,价格高不是问题,价格剧烈波动才是问题,只要价格稳定,下游就没有问题。如果价格一日三变,下游企业就没法接订单生产,因为接单价格存在极大的亏损风险。 据记者了解,2010年初当稀土价格大跌时,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公司也曾在市场上收储,根据当时的估算,收储了约3万吨稀土氧化物,而自那时起稀土价格开始了一波凌厉的上涨行情。 据了解目前,氧化镨和氧化钕的市场价格在100万元/吨左右,包钢稀土国际贸易公司以90万元/吨的价格收储,“也就是说稀土未来最多只有10%的下跌空间,尽管目前,不带票销售的情况依然存在,下游企业采购也不甚积极,但以包钢稀土的产量和对市场的影响力,镨、钕价格有望在100万元/吨左右止跌企稳,而镨、钕是稀土的龙头品种,一旦止跌,稀土整体价格也将企稳。”有不具名的金元证券行业分析师如此认为。 吴琼还强调,应该吸取铁矿石谈判的经验和教训,建立稀土价格联盟。作为世界稀土主要供应国,却没有定价权,这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和行业整合来推进。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