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比尔盖茨,如果离开微软是否能再建立一个软件王国?比尔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从微软带走100名员工。安德鲁·卡耐基曾说:“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从这两个管理大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对自己的员工非常重视。然而这种对员工的重视大多只是发生在国外,而在中国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中国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追溯一下我们的历史。从有中国以来直至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鲜有真正的平等、民主和自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是一种矛盾的存在,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而且在封建王朝统治的影响下,中国从古至今的掌权者都有极强的官本位思想,这种思想导致掌权者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自我膨胀感和对地位低下的人管制和剥削欲望。掌权者对底层百姓的这种态度自然会导致底层对上层的不满和反抗。在数千年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无论是掌权者还是底层百姓,都在意识形态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对立,这种对立意识是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还要深的。
我所说的中国社会鲜有真正的平等、民主和自由是在全体范围内,不仅包括政府的统治,当然也包括企业的治理;掌权者和底层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不仅包括官员和百姓,也包括企业中的老板和员工。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员工忠诚的最高境界:老板叫员工死,员工不得不死!》。题目确实夸大了一点,但我想其中所阐述的应该赏识员工和对下属做到知人善任的用人理念应该不会错吧?可是这样一篇帖子居然引起一部分人的恶言相向。我看了其中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认为这是一种愚忠和有为资本家鼓吹之嫌。其实我完全是出于客观上来讲的,既不是为企业家剥削员工而鼓吹什么,也不是为员工争取什么,仅是我客观思考的一种表达而已,事实上最后我也点明了,上级对下属的赏识,下属对上级的忠诚是一种共赢关系。不过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之后,我理解一些人为什么会曲解我原意,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大部分国人的意识上。什么意识呢?即掌权者总以管制和剥削的心态去管理企业,而员工则总是认为掌权者就剥削者。正是这样一种对立意识,使很多人认为对上级忠诚,对工作敬业就是被剥削,而由此感到反感,其实他们忽略了另外一点:努力工作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经。
另外一方面,在我们国家,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地位如何呢?我说过,中国鲜有真正的平等,从以上我们对老板和员工的心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企业中,几乎谈不上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平等,这种不平等更大程度上并不是挣钱多少上的平等,而是地位上被尊重的程度不同。很多时候的情况是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员工只有唯唯诺诺的份。这种状态极大的扼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那么怎样解决这种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意识对立状态呢?建立共同愿景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现在很多企业都在使用愿景这个词,但真正能使愿景发挥作用的有几个?很多企业都是愿景白纸黑字的写出来了,也念出来的,但就差没做出来了,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企业和政府做的一样糟糕。不过在未能做出来之前我们可以先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即想象一下我们的愿景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的愿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那么在这个企业里的人自觉度都会非常高,原先那种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就会大大弱化,为什么呢?因为老板不再是为了管制和剥削员工而管理,而是为了实现愿景;员工也不再是为了老板而工作,而是为了实现愿景。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