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民族医药发展论坛上获悉,经过该区域6国的共同努力,目前,一个完善的传统医药交流网络业已建立,各国之间医者的紧密合作正促进着大湄公河次区域民族医药的创新和发展。传统医药的发展在大湄公河区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医药特色突出。随着民族文化的交流,各民族医药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异族的养分,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2006年,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传弘医药学院与西双版纳州傣医药研究所合作,建立起了首个民族医药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中国、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6国传统医学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了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并分别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在泰国和西双版纳召开会议,共商传统医药发展大计,推动各地民族医药的创新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省科协、省中医学院、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主办。来自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和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将围绕“交流合作、传承发展”的主题,通过专题报告、特色民族药物展览等形式,广泛交流区域内传统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