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每日科学网10月18日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极有可能在抑郁症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以其作为基因标靶或将为未来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提供一条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0月17日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
负责该研究的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和药理学教授罗纳德•杜马说,即便这不是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也应该是在大脑中发出异常信号间接导致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在美国约有16%的人患有抑郁症,该症不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统计显示,美国医疗部门中每年与抑郁症相关的开支就高达1000亿美元。长期以来,为找寻医治抑郁症的良方,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收效甚微。
抑郁症的症状在不同个体中有着极大差异。不少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以及失眠等症状,但目前大多数病理学家认为,多重心理过程都可归结为以抑郁为主的情绪紊乱。对抑郁症的治疗,目前最常使用的是一种作用于神经递质复合胺的抗抑郁药物,但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该药物的反应也存在不小差异,有多达40%的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物极不敏感,持续服药数周到数月才能见效。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