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六成网友吃消炎药自作主张 普通感冒无需抗生素
六成网友吃消炎药自作主张 普通感冒无需抗生素
来源:-    浏览:638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1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抗生素,又名抗菌药,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消炎药”。抗生素一般都是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方能购买和服用。但是,本报上周发起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超6成的网友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自行服用过抗生素,抗生素滥用现象非常严重。
 
  六成网友滥用抗菌素
 
  8月4-6日,本报联合39健康网进行了《你是否正确使用了抗生素》的调查,4202名网友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62.5%的网友自行购买抗生素,只有37.5%的网友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国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孙忠实教授表示,抗菌药一方面能帮助身体杀灭病菌,另一方面滥用又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救命药变成致命药。凡是超时、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都属于抗菌药滥用。
 
  据介绍,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抗菌药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种抗菌药投入使用,没有被杀灭的细菌会迅速产生对这一抗生素的抗体,成为耐药菌。
 
  普通感冒无需抗生素
 
  调查显示,在自行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方面,63.64%的网友只是因为“普通感冒”。
 
  孙忠实指出,90%的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但很多医生和患者迷信抗菌药,将其视为万能药。当感冒发烧时,不管它是什么类型的感冒,全都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有的是医生开的,有的则是自己买的。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全身乏力,流清鼻涕、嗓子不舒服”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杀病菌的,不杀病毒。有调查显示,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抗菌药。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其实,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还不到20%。孙忠实指出,全世界都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但中国情况最为严重。
 
  服用抗菌药须遵医嘱
 
  很多人有个习惯,病了先自作主张吃药,调查中,59.09%的网友家中常备抗菌药。
 
  孙忠实呼吁,再贵再好的抗菌药也存在危害,随意用很容易导致身体菌群失调。最好随时清理家庭小药箱中的抗生素,如果必须吃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感觉好一些了就不吃,以免身体产生耐药性,最后导致无药可医。
 
  专家提醒,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想当然的到药店买药,而有病应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确有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患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要谨慎使用,最好到医院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千万不要盲目乱用。
 
  专家还强调,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记者 夏文)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