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昂贵的羊奶酪实为普通牛奶酪,所谓鲟鱼子酱竟由密西西比河白鲟鱼制成,“纯蜂蜜”其实掺杂玉米糖浆和甜菜,“高级番茄酱”原料是烂西红柿。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30日报道,食品欺诈已出现在美国市场上几乎各种食物、饮料和调料中,包括糖、醋、酒、果汁、蜂蜜、橄榄油等。
其中,海产品造假现象尤为严重。美国国家海产品检查实验室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88年至1997年间,美国小贩出售的海产品中,34%乱贴标签或冒充其他种类产品,大约77%的甲鱼产品标签有误。
科技发展让检测食品来源和成分不再是难事。眼下主要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和同位素分析两种检测方法。
使用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法时,技术人员可从鱼、肉等食物甚至大米、咖啡中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而后与样本数据库比较,即可分辨出“冒牌”食品。
同位素分析法则更为精确,可分辨出食物之间的微小差别。比如,一条鱼是野生还是养殖、一种鱼子酱原料是来自芬兰还是美国某条小河。
纽约市两所高中学生在洛克菲勒大学和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指导下,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测超市食品。他们发现,在随机购买的66种食品中,11种存在乱贴标签现象。
面对呼声和抱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承诺创立一套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下属食品安全和应用营养中心执行主任珍妮弗•托马斯说,一旦发现疑似食品欺诈现象,就会通知联邦管理部门。这一机构将定期与另外两家相关机构互通信息,打击海产品造假。另外,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还为西雅图办公室添置价值17万美元的脱氧核糖核酸检测设备。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