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生物学实验室马继延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在线发表了题为《用细菌表达的重组朊蛋白制备朊病毒》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马继延教授是该文的通讯作者,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王飞、王新禾博士以及华东师大生科院袁崇刚教授参与完成了该项研究。这一研究首次将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朊蛋白转变成了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对于疯牛病及其他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中的传染物质一直争论不休。美国医学家普鲁森纳在1982年时提出的“朊病毒”假说,有了理论突破,但一直没有人能把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朊蛋白转变成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
朊蛋白是机体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能引起人和动物的重要疾病。朊病毒的变异与“疯牛病”(即牛海绵状脑病)以及羊、鹿、猫、小鼠、仓鼠以及人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马继延教授的研究团队运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小鼠朊蛋白,使朊蛋白变构,运用生物化学方法证明变构后的朊蛋白具有朊病毒所特有的性质。他们将通过这一方式制备的朊病毒注射到正常小鼠体内,小鼠出现海绵状脑病行为学和病理学的典型变化,有力地证明了“朊病毒”假说。
朊蛋白所导致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致死性的快速传染的人畜共患病。这一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将为研发一种快速而经济的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检测手段创造条件,将为预防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医源性传染和血液途径传播奠定基础,同时还有助于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因与病理发生过程,为研发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打下基础。(作者:蒋冰冰 王春0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