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承担的“100种常用特色壮药材薄层色谱研究及彩色图集的整理”课题,近日通过了成果鉴定,这标志着广西壮族医药材开始有了“质量标准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这个课题的承担单位采集了广西各地主产的100种常用特色壮药材样品,反复试验摸索,建立了这些常用特色壮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这些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重现性、稳定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壮医药特色明显,在壮药材薄层色谱方法的建立及彩色图集的整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化学研究所所长刘布鸣说,建立和完善壮药、瑶药质量标准体系,让广西民间习用的大部分壮药、瑶药拥有法定质量标准,这有利于保障壮药、瑶药质量和安全,也将促进我国壮药、瑶药的开发利用,提高民族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药用资源丰富,拥有中药民族药基源4623种,居全国第二位。在广西流传使用的传统壮族特色医药材有2200多种,瑶族特色医药材1392种。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