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医用耗材招标拖延 欧美商会集体上书催促卫生部
医用耗材招标拖延 欧美商会集体上书催促卫生部
来源:-    浏览:680   更新时间:2010年01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卫生部医用高值耗材集中招标增补工作推迟半年仍无后文的情况下,企业已经迫不及待。1月13日,知情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日欧盟高值医用耗材企业通过欧盟在华商会,向卫生部提交建议书,建议卫生部尽快召开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而1月6日左右,美国企业也通过中国美国商会呼吁开启。”

  仅在2009年,国内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总金额便超过200多亿元,这个市场正成为国内外企业望眼欲穿的大蛋糕。

   招标推迟致产品无法进入医院

  在各省市医药招标开展此起彼伏之际,卫生部2009年的医用高值耗材集中招标增补工作却拖延半年仍迟迟不能启动。

  2009年7月3日,卫生部举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信息发布会,承担高值医用耗材招标工作的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负责人李洪山曾表示:“今年将开展2008年集中采购的四个品目的产品增补工作,同时,启动卫生部委托的其他品目的集中采购工作。”

  然而2009年9月9日,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紧急发文称,原定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介绍会将延期举办,具体日期再告知。

  “多家企业原以为2009年会举行集中招标采购工作,也都做了重组的准备,意欲获得更多的采购订单,但是后来招标没有进行。”知情人士表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高值医用耗材招标增补工作也就往后推移,但直等到2010年1月中旬,增补产品的集采工作仍没举办。

  知情人士表示,2008年11月-2009年12月,这一年的时间,由于增补招标未进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的新产品,以及注册4年到期重新更换注册证的产品,未经过卫生部集中招标采购,无法定价,也就没办法获得批准进入医院使用。

  欧美两大商会上书卫生部

  增补采购工作还未启动,国内外企业心急如焚。正在这个时候,情况发生了转变。

  知情人士表示,欧盟在华商会元旦前后向卫生部提交了建议书,建议尽快启动增补采购工作。这是欧盟医疗器械企业在后面推动该商会出面,为其牟利益。

  欧洲企业通过商会组织提交建议,拥有强生、雅培等众多医疗器械大厂商的美国商会组织方面也不甘落后。知情人士表示,1月6日左右,美国企业也通过中国美国商会向卫生部提出呼吁(更多新闻来源E路有你)。

  据悉,企业此次呼吁重启招标的医用高值耗材共有四大类,分别为心脏介入类、心脏起搏器、外周和神经血管介入类、电生理类高值医用耗材。

  欧美两大商会一前一后出面,这显示了其背后的企业的焦急。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国内对上述四类高值医用耗材需求很大,有行业人士估计,2009年,国内医院使用的高值医用耗材按金额计算超过200亿元。

  据了解,拟参与高值医用耗材招标的20多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就占了超过一大半。而且其在国内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占到有一大半的份额。

  知情人士透露,受增补采购推迟影响的中外企业有20多家,这其中包括美国强生、美国雅培、美敦力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陕西秦明、北京乐普医疗(300003)器械等国内企业。

  200种产品待投标

  不仅外资企业着急,国内企业也很着急。因为相对于国外企业的财大气粗,实力雄厚,一般有许多产品,但是国内企业则是受财力和研发能力限制,产品品种较少,招标采购延期,国外企业可以拖得起,但国内企业则难以支撑。

  国内首家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起搏器的陕西秦明一人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招标推迟对企业肯定有影响,没有招标产品没有定价,就不能出售。

  而受影响更大的则是加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家国内企业目前只有一个产品“颅内电解脱弹簧圈”,自2009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后,产品一直束之高阁,因为没有集中采购,难以进入市场。

  “在上述四类产品中,有200多个新注册和新换注册证的产品,等待卫生部增补采购的开展,参与投标然后定价。如果符合要求中标,也就能获得订单进入医院。”知情人士如是说。

  何时重启招标采购工作,成为企业最大的关注点。1月13日,本报记者致电负责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该部门表示,“现在正在协调中。”

  而一旦招标采购重启,摆在国内企业面前的,又会是一场激烈的竞争。【作者:张旭 来源:华夏时报】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