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癌症药物生产商罗氏昨日宣布,将以4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生物科技企业基因泰克(Genentech)所有剩余股权,结束历时近8个月的收购战。
这是今年以来全球医药行业发生的第三起大型并购,也是近十年来全球制药行业规模第二大的并购。 罗氏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基因泰克所有剩余股权,较上周五提出的每股93美元的报价溢价2.2%。目前,该报价已得到基因泰克董事会认可。在宣布此次完全并购之前,罗氏已持有基因泰克56%的股权。 去年7月,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罗氏首次向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泰克发出完全并购要约。罗氏当时提出的报价是每股89美元。今年1月,在竞购无果的情况下,罗氏一度将报价调低为每股86.5美元,并企图越过基因泰克管理层直接进行股权收购。 在罗氏昨日发布消息后,两家公司联合发布声明称,基因泰克董事会对成功达成交易表示满意。 罗氏宣称,两家公司合并将诞生美国市值第七大的制药公司,每年产生170亿美元的营运收入。此外,新公司在美国的商用制药厂仍将继续使用基因泰克的名称。 进入2009年以来,全球医药行业并购风起云涌。就在前两天,美国制药巨头默克和先灵葆雅刚达成411亿美元的并购协议。而今年1月,美国制药巨头辉瑞也以680亿美元的价格吞并了另一大制药商惠氏,成为世界头号生物制药公司,创出全球医药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大单并购。 【作者:彭 妮 来源:证券时报】 罗氏468亿美元鲸吞基因泰克 医药新闻网讯 继辉瑞以680亿美元并购惠氏、默沙东以411亿美元收购先灵葆雅之后,又一笔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医药并购案出台。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交涉之后,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制药终于如愿将美国生物科技集团基因泰克收入囊中。 昨天,罗氏制药与基因泰克分别在官方网站宣布,双方已经达成友好并购协议,罗氏制药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基因泰克44%的剩余股份,交易总额为468亿美元,以全部现金的方式进行。 目前基因泰克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已经批准该协议,并建议公司股东接受罗氏制药的报价。 成为美国第七大药企 罗氏表示,合并后的公司按市值计算将成为美国第七大制药公司,新公司年度营收将达到170亿美元左右,美国雇员将达到1.75万人。 此外,罗氏在声明中称,持有基因泰克全部股权将有助于罗氏制药削减成本,并且基因泰克畅销的抗癌药物将大幅提高其营收。而罗氏收购基因泰克还将确保罗氏在现有协议于2015年到期后获得基因泰克的实验室。 据悉,主要研制肿瘤治疗药物的基因泰克是美国历史最久的生物技术公司,也是目前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安进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司目前基因泰克拥有11000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117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生物技术公司,超过了默沙东等多家美国知名大药厂。而此次交易之前,罗氏已取得基因泰克56%股权。 不过,为了扩大对基因泰克的控制权,早在去年7月,罗氏就提出每股89美元的竞价,但遭到基因泰克的拒绝。此后,罗氏将收购专为敌意收购,并在上个月直接向基因泰克股东提出每股86.5美元的股票收购要约,在后者因报价过低而拒绝后,又于3月6日将报价提高至每股93美元。 罗氏董事长Franz Humer称,正是罗氏上周将敌意并购的出价提高至每股93美元才促使双方重启谈判达成合意协议。 不过,目前罗氏并未公布合并之后公司发展规划。 此前,罗氏曾强调,金融危机对罗氏影响不大,公司没有裁员计划。 今年三笔超400亿并购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金融危机,各大行业纷纷裁员减薪以求自保时,全球医药行业却掀起并购大潮,并以此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今年以来,包括罗氏收购基因泰克,已经有三笔超过400亿美元的并购出现。 就在罗氏收购基因泰克协议达成前一天,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为节约成本、增强竞争力,将以411亿美元并购同行先灵葆雅。 按照默沙东股票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此项交易价值每股23.61美元,较先灵葆雅股票过去30天的平均收盘价溢价大约34%。 默沙东表示,将以98亿美元的已有现金储备,以及摩根大通承诺提供的85亿美元融资来支付此项交易的现金部分。交易完成后,默沙东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大约68%的股份,先灵葆雅股东将拥有其余部分。 不过,在默沙东与先灵葆雅合并后,两家公司将裁员15%,约为1.6万人。根据默沙东相关负责人透露,裁减的人员大部分将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不过默沙东中国公司称,由于两家公司在中国的合并计划还未知,所以目前无法确认裁员是否涉及中国。 另外,今年1月26日,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辉瑞制药和多年的竞争对手惠氏公司同时宣布,辉瑞将通过现金和股票收购惠氏,交易总价约680亿美元。该笔交易不仅成为美国近三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案,更被业界称为“可能改变全球制药行业的格局”。 对于海外医药巨头频繁展开并购,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许多海外大型制药企业于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明星制剂正陆续失去专利保护,同时研发新药也面临瓶颈,研发时间已经从原来的10年增加到了15年,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使制药企业未来面临巨大业绩压力。而通过收购,大型制药企业将提高药物研发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