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在五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主题为中国精神卫生宣传的例行发布会——网络使用应有度,科学合理才健康。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和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高文斌先生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关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有关情况。
高文斌副研究员介绍了他们前期配合卫生部、中国科协做的整个调查分析工作一些初步的情况。并从专家的角度介绍了多维度生活方式,引领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有关情况。
高文斌说,今年五月份开始启动了今年对全国生活方式的调查,调查的背景是为了配合今年的精神卫生日的主题,讲上网应有度,科学合理的健康的话题。为什么我们最后选定以生活方式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在此之前的四年到五年之内,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得到一些启示,关于网络沉迷或者网络使用出现的一些问题,到底怎么样从全社会的层面去应对或者引导。这几年的分析当中,逐渐理清了这样的思路,在多维度的生活方式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好地有效地控制或者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从而把一个正常的科技发展成果,应用到青少年的发展当中。分五方面介绍。
高文斌接着说,首先讲一下我们国家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基本特征,二是到底我们所说的网络问题在中国的成因有几个方面,怎么构成的。第三方面谈一下今年的生活方式调查怎么开展以及主要的结果。第四个话题谈谈生活方式到底跟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最后是通过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来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在过去的几年,包括我们很多同行共同的努力下,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共识,关于我国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几个特点。一是我们青少年在使用的年龄上,主体人群上和国外的互联网使用当中偏多,以及出现问题人群,相比较来说,我们的年龄是偏低的,这是我们最初发现的情况,互联网成瘾等名词,最早是由美国提出来的。他的主体问题比我们中国的情况整整大了一个心理发展的年龄段,我们国家的青少年主要是青春期的年龄段,作为网络使用过度的代表人群,欧美国家是青春期后期或早期的阶段,从年龄和心理发展来讲,不是一个发展阶段的人群。
二是关于使用内容的集中性。我们大量的问题都集中在了跟娱乐或者具体到游戏有关的网络使用上,甚至很多人理解为,我们说的互联网使用就是上网打游戏,而国外的情况分析,互联网游戏是造成其中一个原因,但是排不到第一位,无论是亚洲国家还是欧美国家,在内容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三是出现问题的极端性来讲,我们极端性个案比较多,或者说有些个案的极端程度比较大,发生过一些人身方面的损伤。我们综合性分析之后,可以看到一个问题,我们经常讲的一些概念,可能需要澄清一下,一是目前来讲我们国内常说到的网络问题,不能简单地用“网络成瘾”四个字来概括,或者说我们从国外引进的概念,更多的是从临床的症状或是疾病的分类,不见得能涵盖影响这么大面积的青少年上网人群的其他问题,所以这个概念建议加一个引号。
高文斌说,第二,我们分析一下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到国内互联网使用,可能是一个现场群,这个现场群是什么呢?从使用的时间,青少年沉迷在网络上,所谓沉迷是两方面来讲的,一是时间方面的投入,再一个是影响了什么。投入的时间和它造成的客观影响,两个维度,把目前正常的青少年都放到这个框架当中来,我们可以看到,在绿色区间里,很多孩子都是属于这一块,很少产生问题,正常发展的。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上网,而且上网时间比较多的。右上角是上网时间很多,但是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仍然很健康的同学,这是比较少的,需要比较强的自控的能力,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经常的上网时间很投入,他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还不错,这样的确实比较少。但是中间的框架,比平常所说的沉迷的人,上网的时间少得多得多,但是毕竟还在上网,整体来讲是比较平衡的。
有很多的孩子,会处于这样的中间状况,有些老师和家长会觉得他上网的时间多了点,但是会不会失去控制力不停地上呢?这个比例很小,这样的情况不常发生,很多孩子无论在学校、网吧还是在家里,更多家长提示他,老师提示他,同学提示他,他就会回家,或者临近考试压力的时候,会自动减少上网的时间。但是这些同学有另外的特点,如果你说不要上网,可不可以呢?也不可以。他仍然会挤出很多的时间去上网。左面浅黄色框里的青少年,也是想借这个机会向学生们提示,很多不太上网的青少年当中,是有风险存在的。为什么有些同学在学习期间不怎么上网,但是仍然是高危的人群,后期的发展当中也可能有影响,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是不是不要光在意那些天天上网的同学,基本上不上网的同学也同样值得家长和成年人的关注。最后一行,是比较严重的,给我们心理压力比较大的,就是产生了一些问题的人群,我们仍然要一分为二来看待,一部分青少年产生的问题,可能不是互联网直接引发的,其表现在:既存在问题,他也投入了很多时间来上网。目前的氛围下,我们更多地理解为,是由于互联网造成的问题,造成的成因果关系。同学干预上来讲,手段更多一些,不仅仅是离开网络或者减少上网的时间。只有右下角这一块,我们要直面,有一部分青少年是由于互联网使用过度引起了各方面身上的影响,需要及时干预。
高文斌继续说,我们简单地看完了到底有哪些问题,分析一下原因。原则性地评价青少年发展当中,从三个维度来体现,一是身体上的发展,第二是智力层面的发展,第三是心理层面的发展,支撑了一个人的前进步骤。有很多的因素去促进他,身体的发展当中,学校教育当中体育内容的设计,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以后,由卫生部门帮助健康、恢复健康。
在智力方面,学校承担了大量的主体责任,如果有问题,我们有很多的特殊教育的学校和机构,以及补习等等方面。心理发展这一块,目前缺乏指导思想合容易操作的体系,这部分是我们讲在后面为什么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建立一个多元评价体系,帮助青少年摆脱目前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我们目前集合了很多专家意见之后,提出来对当代青少年,从正常的青少年变成沉迷在网络当中的心理过程,我们只是提示一下。
高文斌介绍说,为什么多维度评价体系是我们最重要的基础?一个人的成长,可能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撑,心理发育也同样有很多方面的支撑,不可能只需要一个很简单的单一的途径,如同我们大家说身体的发展,任何一种食物,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营养元素一样的,它需要把不同的途径或帮助渠道,在众多的途径当中,我们所提到的互联网和这里讲到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以及更靠前的亲子交流,都是目前青少年正常获取心理发展的途径。在这个途径如何均衡建立的话,就是一个健康成长快乐的青少年。但是如果有一些不能顺畅发展,可能就会影响他自我的多维度的评价,逐步转向比较单一化的直至一个单一评价的建立。如果他建立一个倾向于单一评价自己的时候,他可能只通过唯一的某个途径获取他心理发展的要素。比如说互联网比较沉迷的情况下,他可能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互联网当中,获取他心理所需要的成就感、被尊重、被关注,包括同伴等等需要发展的东西。如果这个青少年没有把他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互联网当中,而转向投入到体育活动或者文艺活动,同样可以看到有些青少年会变成脱离学校、家庭很孤立的,不是很健康发展的。等过了他的青年期之后,我们会慢慢发现,有更多的严重的问题出现,但是目前来讲,由于我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互联网上,所以感觉到青少年发生的问题主要是互联网引起的。其实任何一个途径对他的成长都会有影响,单一途径以后都可能出现问题,甚至于亲子交流如果成为主要获取来源的话,青少年长大过程中也会极其依赖家庭,而不走入社会。
这张图给我们这样一个整体的思维模式之后,再谈谈目前我们所说的互联网的问题的主要成因。无论个体或者整群的青少年出现问题,网络本身、家庭、社会,以及青少年个人这几个方面如果完全展开讲的话,都会有很多层面的东西出来,我们重点跟大家总结三个要点。大部分网络使用出现有些过度的青少年身上看到的情况,无论是一般性的还是严重的,第一个就是关于单一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所说的青少年发展过程当中评价,包括鼓励和批评,目前的城市也好,或者乡村的环境下,大家对青少年的评价,更多取决于他在社会、学校当中的表现,就是学习当中的表现。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当中似乎好一些,有一些多元化的倾向,但是很多其他地方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青少年如果在学校里的成绩或者其他方面的表现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的时候,我们说他有可能会转向到其他方面。这个转向的过程当中,由于互联网是目前最便捷、最便宜的途径,现在大家上网目前的方式,很多青少年就选择通过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
高文斌说,另外,父亲功能不足或者缺失,以往青少年成长当中,强调了母亲和母亲的功能,但是现在的社会当中,我们通过这样的机会,大声疾呼一下,父亲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成瘾人群当中,首先男孩子占的比例比较大,或者说影响的程度比较深,大量家庭共性的特点,父亲起到的教育作用,甚至于家庭功能的作用比较大。当然一小部分本身父亲在这个家庭,角色的缺失,那这只是一小部分。有的父母可能太忙,不管是工作还是应酬,很少介入到青少年的规则性的教育当中,而青少年教育更多的不是我们平常作说的口头的教育,更多地参与到儿童成长当中,甚至于陪伴他的成长。一个儿童,尤其是男孩子,他会从他父亲身上学会什么叫控制,什么叫自我激励,而不是外部的控制和外部的激励,很多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过度的过程当中发现,父亲的功能的确是很弱的,陪伴在身边的往往是称职的父亲。这一点也是针对现在社会的情况提及,很多家庭在这方面注意一下,当然这也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三方面,在学校、社区里要注意,目前青少年同伴关系的缺少。一个小孩,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他的同伴的发展对他的支撑作用逐步会替代成年人的作用,而目前青少年独立活动空间当中,建立有效伙伴关系的机会非常少,缺乏同伴关系的影响,对男孩子的影响可能更严重。青少年更多地通过网络游戏,甚至是战斗式的网络游戏来获得同伴。到底青少年是怎么样生活的,哪些是比较健康的,哪些是比较有问题的,开展今年的青少年生活方式的调查,也是我们在以后需要关注的一件事。
高文斌说,从结果来看,一个方面也讲多,我们国家青少年的生活中整体来说比较健康、均衡。并没有出现我们最关心的某些东西的缺失。因为我们这次的调查,把青少年涉及到了九个方面的主要因素,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作息时间、交往、心理、业余生活,整体来讲是比较均衡、健康的。但是我们有一些特点还是值得大家看一看的。在业余活动生活当中,不上学、睡觉的时间,仍然是预习功课占据的。这一点我们不做评价,只是把现实摆在这里,再往后,在娱乐活动当中,跟朋友上网上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这个跟青少年成长需求量的距离仍然是有限度的。
高文斌继续说,目前来讲,大多数青少年已经开始有自己的电脑,能上网了。每周上网时间的比例,大部分学生是控制在每天一小时以内的范围内,而且这个均数是把小学初一、高中一直到大学平均进来之后,当然年龄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大学生上网时间是数倍于中学生,这个原因大家可以理解。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很快超过了初中和高中,这跟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关系,高考之前,应试的指向性教育和高考以后的开放式教育,有直接的关系。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当中到底在干什么,很多学生在第一次上网的时候,是以查资料进入的,我们非常关心他是怎么接触网络的,在查资料的任务的指导下接触了网络,但是后来上网的时间里,查资料的时间在降低。第二位的是看视频,各种各样的视频。第三位是玩游戏。刚才前面已经讲了,互联网已经是青少年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了,按照上网的多、中、少人群当中分成三组,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到底上网多的青少年时间分配和上网少的有什么样的差异?上网时间多的孩子相对来讲比不上网的更节约时间。
第二是看课外书、看电视来说,上网的青少年更少地选择看电视。这是不是证明了上网多的青少年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呢?恐怕还不是这么简单的。刚才说上网少的孩子,在哪些方面有不利的变化。一是同伴在一起游戏的时间。我们前面讲了,青少年成长当中离不开同伴,一个小孩青春期阶段,不跟青少年玩儿,这个问题在后面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家长管不了的时候,会出现管不了的问题。后面,我们说运用的时间,这块的时间是持平,是不是意味着上网不影响运动了?目前青少年整体运动的时间本身被挤占就很少了,所以他上网不挤占玩的时间了,只能挤占他看电视的时间。
高文斌说,回到今天的主题,通过这样的调查和成因分析,我们怎么样能够作为生活方式的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运动的时间和一起玩的时间,如果这两项内容解决不了的话,即使短期暂时评介青少年上网,但是长期青年下怎么办,那时候家长可能更着急,一个传统家庭结构当中,一个小孩的成年恐怕不是以18岁划分的,最低也是以他成家为划分的。成家之后,可能还要一直延续到三十而立的概念。如果一个家庭的孩子18岁以前控制住了,但是在28岁的时候,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我相信这个家庭问题丝毫不亚于前面出问题。我们最好整体地看待青少年的成长,不要锁定在一个太局限的时间内。
前面说到生活方式总体评价,到底怎么说青少年的生活是健康的。前面讲到的九个因子当中,我们做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标准,两个唯度,一个是单因子健康成果,第二就是我们讲的纬度,如果说单因子很好,但是条件的很差,相当于身体出现了营养偏差的问题,每一餐里,蛋白质含量太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高太低,同样我们也不认为你吃的很健康,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评价某一个维度的健康程度之外,还要评价这九个维度当中广度的作用。在这个共同的分布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上整体上偏好的比较多。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小的问题,结合到青少年整体的教育中提示,有些青少年生活方式良好与否,主观感受好,生活方式的确也好等等这四类的青少年,的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这跟我们后期深入的分析当中,发现如果生活方式均衡的青少年,网络在他生活当中的地位,他不是不上网,也不是沉迷,会自控,前面我也讲了,如果说在互联网非常普及的时代,一个青少年不上网,这同样是我们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高文斌最后说,总结几句,关于青少年健康上网,首先要构架一个多维评价体系,引导青少年生活多维的支持。第二是怎么样建立多维生活方式,第三是全面理解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怎么样用比较合适的方式去看待。我们理解青少年在互联网当中取得的正确的效果,同时积极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如果青少年再后来上网当中什么样,其实对于他们早期初次接触关系很重要,如果我们早期控制得比较好,是比较关键的。我们今年的主题,前面几位领导讲得跟清楚了,后期我要做的工作,会围绕这样个大的主题,包括网络的纬度和科学合理的限制方面。(医药网整理;据“中国网文字直播”)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