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至此,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36户调整为135户。
医药央企三合一 据悉,在今年年底前,国药集团还可能完成对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重组。 届时,国资委旗下的三家医药央企将变为一家。有关专家称,未来几年,中国医药产业将形成以国药集团、华润集团和上实集团为主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据了解,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后,中生集团将成为国药集团的第八个业务板块,直接弥补国药在工业上的短板。目前,国药集团业务涉及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展览会展、工业生产等板块。其中,医药流通是其最强的板块,收入占国药集团收入80%以上。 据介绍,中生集团是生物技术行业的龙头老大,2008年收入49亿元,净资产38亿元。据专家估计,国药集团以天坛生物为平台,完成对中生集团旗下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整合后,中生集团市值上升幅度应超过1倍。 “国药集团是以做流通起家的,在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经验的欠缺将是个考验。”有专家为国药集团与中生集团的重组表示担忧。 谈及另一家有可能被国药集团的单位——上海医工院,另一家央企通用技术集团也曾表达了对其青睐之意。据媒体透露,双方有过密切接触,但最终没有结果。 据悉,在国资委的主导下,上海医工院与国药集团的重组提上了日程,重组方案几经讨论修改。 据介绍,上海医工院创建于1957年,是央企中唯一的医药科研院所,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旗下拥有六大科研部门、一批国家级中心重点实验室、一个控股公司和一个药学院。2008年营业收入为9.1亿元,实现利润1.47亿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