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国家正通过一系列组合政策破解老百姓“看病贵”,这其中包括强化对药品价格的监控举措。
今后纳入政府管理的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和一些特殊药品(如疫苗)外,还将重点管理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将加大对高价药的监控,对那些用量大、价格高的药品进行成本调查审核,适时促其降价。 据悉,正在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制定的 《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明确了上述思路。该文件是新医改方案21个配套文件中的一个。 这意味着新医改启动后,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范围将有大幅度调整,纳入“药品定价目录”的药品数量将会有所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以看作是政府“收紧”对药品这个特殊商品价格管控的信号。 据悉,上述文件已在业内多次征求意见。但由于涉及基本药物的定价,而相关各方在哪些药物列入基本药物目录方面,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致使目录的出台一拖再拖。该文件最终何时公布,目前尚未有确切时间表。 一位曾参与该文件制定的人士介绍说,发改委价格司等部门仍在对该文件进行修订,不过其核心思路已经确定下来,包括价格管理将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等内容。 目前,药品价格管理共分为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发改委作为价格主管部门,依据“药品定价目录”,对相关药品的价格进行调控。分析人士介绍说,从调拨价到放开管理,再到目前的“双调”结合,50年来,药品价格改革就是一条逐步放开之路。 该文件调整了中央和地方价格管理权限。地方除了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中的非处方药、地方增补的药品品种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制剂价格外,还增加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饮片定价权限。2005年7月,国家开始赋予地方部分非处方药定价权。 有学者预计,该文件出台后国家“药品定价目录”将会随之扩容(更多新闻来源医药新闻网)。 据介绍,这将是继2005年7月后又一次较大范围的调整。目前由国家定价的药品数量2400种,其中包括医保目录西药处方药1018种、中成药处方药532种,血液制品、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300多种。 对于外界关注较高的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如何定价的问题,目前也有了初步思路。 据悉,基本药物将按照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零售指导价。在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公布以后,发改委将核定并尽快公布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 而对于流通环节的差价率,“意见”首次明确了将要按照补偿物流配送成本来核定。分析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挤掉药品在流通环节中增加的“水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价水平。 据悉,强化管控将成为下一阶段药价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心。 按照工作安排,2010年前,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核定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和那些用量较大、价格高的非基本药物价格,以此遏制药品中不合理利润,降低老百姓过高的药费负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此前曾透露,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和“以药养医”机制不合理,是导致“看病贵”的深层次原因。但“看病贵”直观地表现为医药价格高,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为此,该文件明确提出加快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解决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与成本倒挂的现象;同时规范医用耗材价格行为,解决医疗耗材价格过高,老百姓负担过重的情况。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加紧研究药品加成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问题。按照新医改方案,将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以药补医”机制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看病贵”依然难以解决,政府的价格管控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药品负担过重的顽疾。(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翁仕友)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