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深圳用制度化解群众“看病贵”
深圳用制度化解群众“看病贵”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01月1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新华网报道,深圳人民医院在抢救患者诸少侠过程中多计费一事,在深圳市卫生系统引起极大震动。他们认真吸取教训,积极进行整改,力求通过推进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患者诸少侠因合并肾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等病症于2004年9月13日 转至深圳人民医院治疗。医院依照家属“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的要求,调动了全院最先进的设备和最高级的医疗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抢救。但因其病情极其复杂、危重,诸少侠在人民医院ICU病房住院119天后病逝。之后,患者遗孀谢斌午以医院多收了医药费为由,向卫生部投诉。   2005年4月27日,深圳人民医院对此进行调查,并请深圳市物价检查所将诸少侠住院清单进行逐项核查,核定多计费78852元,医院亦承认“血透室确实存在家属反映在诸少侠治疗过程中置换液多收费问题”。为此,医院对患者家属做出了适当赔偿,对血透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院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也因连带责任受到了处罚。   2005年12月11日,由广东省纠风办、卫生厅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对这起事件的调查已有结果,认定深圳人民医院的过错主要在“重复计费”和“提高标准,多计费用”,违规计费68项,共102199.52元。此举违反了《广东省卫生厅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若干规定》的第七条,不日将把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向社会公布。   深圳人民医院吸取这起事件的教训进行整改。他们修订和完善了医务人员分配方案,重罚“多收费”责任人,鼓励多看病、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彻底取消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收入挂钩的做法,力求从机制上彻底取消一切与经济效益相关的分配指标。同时规定,全院所有的住院治疗收费项目、诊疗收费依据和相关规定及时通过医院网站向社会发布,接受群众监督。从今年1月5日起,该院还实施了“一日明细费用清单”制度,将每个住院患者的每日费用清晰明了地提供给患者。   深圳人民医院“多计费”事件亦引起深圳市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深圳市卫生局长江捍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计费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仅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杜绝这种事情的再发生。   由该局主持制定的《关于加强卫生系统医疗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深圳人民医院“多计费”事件发生后出台,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和价格收费;坚持纠正自立项目、扩大范围、分解项目和自行调整收费标准、不提供服务而收费等多收费乱收费行为;严禁非收费人员收费和收费不开收据等行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多收费乱收费个案涉及金额1万元以上的直接责任人将给予开除公职的处理,同时要严肃追究重要领导责任人和主要领导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坚决落实责任“买单制”。   为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深圳市卫生局要求改革医院的内部分配制度,彻底切断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奖金分配的关系。各单位实行按支出提取奖金总额的办法以及实行医务人员奖金与工作量、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和社会效益等考核结果挂钩的办法进行发放,医务人员绩效收入决不能以患者多交费用作为代价。此外,卫生部门将加大对各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的力度,防止大处方、滥检查行为。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