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4月28日讯 在4月18日举行的“2009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洪亮说,当前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还缺乏足够重视和全面理解,在实践上表现为单一、即时、被动的行为,尚未达到自觉、全面、常态、主动的境界。 《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执笔人员之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指出,用社会责任新理念来审视,我国的医药行业主要存在着“国家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低、药品企业创新能力比较低、医药市场消费者满意度比较低、医药市场秩序发育和规范程度比较低”的“四低”现象。 “在国家大力推进惠及全民的医改过程中,医药企业需要重塑管理机制和价值理念,用模范履行社会责任来助推、保障我国医改的成功。”楚序平说。 另外,还有一些与会专家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企业应当主动增强责任意识,消除和缓解潜在的危机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于启武认为,对顾客的药品安全责任、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对社会的环境保护责任是我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履行这些社会责任可以有效控制产品信任危机、职业病和安全事故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危机等。 “2009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论坛”由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健康报社和中国医药报社联合举办。论坛上发布了《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红皮书》,同时论坛组委会授予江苏省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和国药集团、北药集团、西安杨森等70家中外医药企业“2008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社会责任孺子牛奖”。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