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在全球蔓延,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经济受到了重创。但我国医药出口形势依然持续稳定增长,与其他受危机影响较重的行业形成较大对比,成为全行业当中的亮点。
我国医保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记者日前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今年1~10月,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已突破4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0.7%,进出口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4.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提取物出口4.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中成药出口1.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从10月份来看,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未出现大幅下滑局面,单月出口额达26.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88%。除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外,其他商品出口额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西药原料、诊疗设备和医院敷料等大宗商品出口额涨幅都达到30%以上。 商会周小明会长告诉记者,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经济衰退将对美国和欧洲的医药产业产生严重冲击,全球医药经济增长率明年将下降1~2个百分点,美国医药经济的增长率将下降2~3个百分点,但危机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真正冲击预计在明年上半年稍晚时间才会显现。 我国医药行业被国际投资看好 周小明会长介绍,据海关统计2008年,亚洲、欧洲和北美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总体来看,尽管个别市场的排名有所调整,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外贸市场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另据多家国外权威咨询机构近期透露,我国医药行业以其稳健的增长性正在成为国际投资资金新的目的地,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如IMS公司就评估认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医药市场将成为明年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国际医药产业新的利益增长点,国际医药产业向我国等地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 英国进口药物具有市场开发潜力 周会长对英国医疗保障体制、医药市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他指出,由于英国实行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本土生产的药物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英国75%的药物从印度、南非等欧盟以外的国家进口。中国占英国进口药物的市场份额不足0.01%,具有市场开发潜力。同时,由于医疗体系实行政府采购,且处方实行化学名制度,导致英国药品商品名和商品品牌不具影响力,仅有极少量的OTC药物具有品牌效应。此外,英国的仿制药市场占有量大,市场前景良好。据了解,英国目前有80%的医师处方为仿制药。为了降低医疗财政开支,英国政府2008年11月底公布了一个新的指导原则,将更大范围地推广普及仿制药的使用。该原则规定,自2010年起,医师将全面推行仿制药治疗。另外,在流通领域,英国制药企业的销售模式较为宽松,制药企业可以从事“送药到户”业务。 金融危机中面临的机遇 周小明会长分析指出,处于金融危机中的医药企业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一是可通过扩大进口改善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并导致国际能源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国内企业可借机扩大进口,大量引进国外的特色原料、专利技术、环保和部分关键设备等,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与能力。从深层次讲,扩大进口将有利于优化医药进出口结构,平衡对外贸易,减少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二是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医药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并购或绿地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三是即将启动的医疗体制改革为国内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伴随着第三终端的崛起和基本药物目录的确立,国内医药和医疗需求有望大幅提高,医药企业有望借机发力。四是金融危机催化了我国医药企业的大洗牌,竞争力弱小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或被强者兼并、收购,而拥有拳头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胜出,这将有利改善中国医药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鉴于当前国际经济和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的形势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周小明会长建议:1.政府有关部门应保持相关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退税率不宜再继续下调,对于鼓励出口的产品,建议将已经下调的税率向上调整且扩大调整面,尽可能地涉及传统优势产品。保持相关财政、货币和环保等政策的稳定性,尽量减少政策波动。2.尽快出台鼓励进口和“走出去”的具体措施与办法。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帮助企业从美国和欧洲等地进口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专利产品等,鼓励境外并购和股权投资等,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3.给出口企业减轻税赋负担。下调增值税,并对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实行零关税。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