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卫生部长高强近日说,中国将严格限制公立医院利用贷款竞相购置大型先进设备和兴建豪华医疗场所,降低药品过高价格,减轻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高强在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作为“重大历史任务”,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有所突破。
他说,当前一些医疗机构趋利行为严重,盲目扩大规模和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持续攀升,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卫生部将从严控制公立大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控制医院擅自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抑制医疗规模盲目扩张。
“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不是限制医院采用高新技术,而是提高准入的门槛。高新技术疗效好但风险大,因此不具备能力的医院擅自使用取得不了良好效果。”高强说。
卫生部采取措施 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制”试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双向配合、双向转诊制度。
——严禁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把公立医院真正办成为群众提供优质、低价服务的公益性医院。
——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医疗事业。
——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改进药品采购管理,规范药品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和药品价格。鼓励地方建立“惠民医院”或“惠民病房”。
——从严控制大型医院建设规模,禁止医院擅自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和设备准入。
——建立巡查制度,重点对三级大医院开展巡回检查。
链接
大型医疗器械利润远高于药品 千万元CT三年回本
“大家都说医院靠药品赚钱,但事实上药品的加价只有15%,而从大型医疗器械检查项目中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药品。”某肿瘤医院医疗器械科的采购员如是说。
按照一般三甲医院的做法,像CT、核磁共振这样价值上千万元的设备,回收期为10年—15年。但是,“10年期对于大医院来说根本算不上问题”,对于“人等机器”的三级医院来说,满负荷运转收回成本非常容易。南京某医院人士向记者透露,一般做一个CT“平扫”收费为300元,算上机器、人员、水电等,成本不到150元,按一天20个人的收费标准,3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
回收期满之后呢?当然就算医院的纯收入了。用伽马刀治疗每次收费近2万元,而实际成本不超过1万元。“大家都说医院靠药品赚钱,但事实上药品的加价只有15%,而从大型医疗器械检查项目中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药品。”
按照医院内部二级财务考核机制,成本回收机制即是每年或每季度从检查科室的收入中扣除设备折旧费,剩余者则作为科室奖金。比如,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回收期10年,每年成本回收费用(折旧费)是100万元,每月是8.3万元。如果该科室每月收入为10万元,则上交院财务8.3万元之后,1.7万元即可作为该科室的医生奖金发放。这样一来,科室的积极性当然就上来了。
另一种做法是,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搞“联合”。由于社区医院的设施条件相对较差,没有大型诊断仪器,而一旦查出症状后,社区医院的医生就会向病人推荐去“联合”的二级或三级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检查。一旦推荐成功,社区医院的医生可以从中拿到回扣,每介绍一个病人的回扣大约为20元—~40元不等。
在医院内部,给开单医生的提成一般数额为检查费用的15%—20%。“而如此一来,无论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只要与收入直接挂钩,医生当然愿意不断让病人做各种各样的检查项目。”南京某医院的人士说。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