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医药分业试点工作的不断完善,国产普药及新药开始占据一定市场份额。OTC药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用于治疗、预防新的传染病、常见流行病药物、消毒品、保健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2005年1-5月,中国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52.66亿元,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化学原料药的销售收入为441.76亿元,占30.4%,化学制剂的销售达到426.96亿元,占29.39%,中成药的销售收入为330.82亿元,占22.77%。
跨国企业全力开拓中国市场
目前世界前20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办厂,有的还拥有了自己的独资企业。但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制药企业不多。除了葛兰素史克、罗氏、诺和诺德之外,还有阿斯利康、礼来等屈指可数的几家。随着世界制药巨头大规模进入中国行动的完成,跨国公司逐渐从原来的注重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投入转变。
保健品市场风光无限
经过2003年的全面回暖后,2004年保健品行业继续保持恢复性快速增长。2004年销售收入继续上扬达到500亿元。根据发展走势,普遍认为2005年应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保健品市场产品繁多,各个品类竞争激烈。保健品的竞争全面升级至品牌竞争时代。各种类型的保健产品全面发展,各种复合维生素争夺激烈,如黄金搭档、21金维他等等。传统的补钙产品依然活跃。排毒、通便、美容、延缓衰老等保健食品百花齐放。
维生素品种依然走俏
我国的维生素产业曾一直被帝斯曼、巴斯夫和安万特等少数国际巨头垄断,现在国内维生素生产企业纷纷崛起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各类维生素产品的企业集中度很高,前三名的生产企业控制着60%〜90%的产能,但各企业的产品又相对单一。据有关调研显示,目前市场上销售最好的维生素产品是复合维生素。国际竞争对手开发了“多维”系列产品和保健品等高端维生素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而国内企业在此方面的竞争力有待提升。
呼吸道疾病用药销量高速增长
SARS横行时期,人们对感冒、发烧、咳嗽等日常病症变得尤为敏感并迫切寻求治疗,这无疑给肺及呼吸道疾病用药加大市场开发提供了良好时机。肺及呼吸道疾病用药生产厂商自然不肯轻易放过这样的时机,开始进行大力的广告投放,不遗余力地为自身产品展开广告宣传活动,这使肺及呼吸道疾病用药广告急剧放大,今年市场增长旺盛。
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 行业集中度愈发提高
企业并购重组步伐加快,行业生产销售的规模和集约效应进一步显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断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现有药业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超常规发展,逐步改变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现状,以加速医药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控制力和经济效益。
医药广告倚重权威媒体打品牌战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更多的大中型药品生产企业重视品牌的作用,重视广告的作用。中央电视台作为全国性权威媒体,成为许多医药企业营销传播的重要武器。民生药业、健特、太极集团等许多本土医药公司看到了央视的特殊地位,在中央1套黄金时段持续投放广告,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也为抵御国际医药巨头的全面进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006年,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众多国际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日益完善,中国的医药行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