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降糖中药市场中龙头位置仍由广州中药一厂的消渴丸所占据,在5年间并没有出现第二个可以和消渴丸相抗衡的品牌,消渴丸无论从用药数量和用药金额来看都几乎占据降糖中药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该公司年报数据,消渴丸2002年的销售额已达到3.68亿元,到2003年降低到3.11亿元,2 004年接近4亿元,但这也仅比2002年增长了8.7%,和降糖化学药32%的增长率相比差距明显。除了消渴丸外,其他口服降糖中药的表现也缺少亮点,例如两个重点品种天津中新药业的参芪降糖片和山东鲁南制药的参芪降糖颗粒2003年的产量和2 002年相比也都有显著下降。
口服降糖化学药的新产品不断出现,而且销售涨势明显,相反口服降糖中药虽然也有不少新产品上市。但销售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在2000~2005年间,口服降糖化学药相继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等新产品上市,这些新产品不仅抢夺了老一代降糖药,如磺酰脲和双胍类产品的市场,而且瓜分了一部分降糖中药的市场。虽然降糖中药这几年也有不少新产品上市(目前市场上的降糖中药产品大约有40多种),但销售额超过或接近亿元的产品只有2-3个,销售额超过千万的产品也不足10个,大部分产品的市场规模为百万元级别,或者刚开始开拓市场。估计降糖中药总的市场规模大约在10亿元左右。除了消渴丸外,目前市场上口服降糖中药的重点品种还有金芪降糖片、参芪降糖片/颗粒/胶囊、糖脉康颗粒,降糖舒胶囊、糖尿乐胶囊、玉泉丸、玉液消渴颗粒等。其中市场规模达到千万元级别的产品有:中汇药业的糖脉康颗粒(8000万元-1亿元)、山东鲁南制药的参芪降糖颗粒(5000万元)、中新药业的金芪降糖片(5000万元)和参芪降糖片(3000万元)、河南羚锐制药的参芪降糖胶囊(5000万)、哈尔滨同一堂药业的珍芪降糖胶囊(2000万元 )等,这些是目前降糖中药市场的主力品种。其他大多数品种的市场规模都比较少,多是百万元级别,使降糖中药的总体市场规模偏小。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