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闻网讯 SMG《七分之一》2008年11月16日播出:李玲:医改回归公益性(新闻人物),以下为节目内容。
片花1
解说:医疗改革迫在眉睫
患者实况:
昨天晚上五点钟。
最起码跑个两三趟,再排队,再看老复杂,真的吃不消
看病贵的一句话
解说:新医改方案引发争议。
采访:我觉得这一份征求意见稿,恰恰是要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医疗服务无序,
稍后关注新闻人物:《李玲:医改回归公益性》
正文上:
采访:(三段采访切出)
老百姓在征求意见稿当中你觉得他们可能会得到什么实惠呢?
答:没有病的时候防病,有了病以后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记者:这个机制应该由谁来设计呢?
答:当然是政府在做设计
解说:(标版+画面)
李玲,47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时拥有一连串和医疗改革相关的头衔: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世界银行政策研究部医疗改革顾问,医疗改革"政府主导派"代表人物。在最近广受关注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十套方案中,第一套方案北大组的执笔人就是李玲。
采访:
114328记者:您第一次看到这一份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当时第一感觉是什么?
答:我觉得很好,因为开卷你就可以看到它定下来的目标是为了维护老百姓的健康,而且政府要承担责任,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这些我觉得都是非常好的目标和定位。
120757记者:那您觉得此次医改它的迫切性是什么?
答:老百姓对医疗的风险,他们现在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其实不是每一个人去看病,也不是每个人都付不起,但是就是我们普遍的,是让老百姓感觉到没有保障,所以你看老百姓不敢消费,他赚的钱不知道将来得花多少钱
解说:(发改委网,发言者身份栏,标题栏,内容栏"空洞乏味""很完善很实际")
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公布了新医改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被普遍认可,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10月底,医药界19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33家医药行业协会先后提出,新方案搁浅市场竞争,强化管办不分,建议大修医改方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直牵动着千万人的视线,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我国城乡居民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实况:
排长队的患者。字幕:2008年11月5日早晨7点 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
实况:
患者1:
你是几点钟来的?
昨天晚上五点钟。
是来看什么病的?口腔溃疡
//0230这个地方冲着他的名气来的
患者2:
我是从无锡来的
几点钟来排队的呢?
0334早上三点钟
,看什么病?口腔粘膜。
为什么到这里看?上海看得好
解说:
专家门诊前排队的患者数量惊人,而普通门诊前排队的人数也相当可观。
实况:
0941医院好啊,我上次七点钟来要到11点钟还看不上
1715最起码跑个两三趟,再排队,再看老复杂,真的吃不消
我已经来过五趟了
采访:
记者:一直以来老百姓可能都有这样一种需求,觉得看病还是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你觉得这一份征求意见稿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我觉得难和贵是相对的,我想这个矛盾会一直存在,因为你都要去看最好的医生,和上最好的医院会永远难,另外贵的话,如果感冒都到三甲医院一定是贵的,我觉得这一份征求意见稿,恰恰是要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医疗服务无序,就是很多不需要用很贵资源的,用了很贵的资源,过度的医疗,另一方面,有很多老百姓享受不到最基本的。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