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闻网讯 国际抗癌界传来一则令人为之振奋的消息:厦大教授张晓坤及其团队发现,一种神奇的物质小肽,可以杀死癌细胞。 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癌细胞》上。
张晓坤博士是厦大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他说,通过研究,可通过构象变化,将癌细胞的保护神Bcl-2转变为能杀死癌细胞的蛋白。而小肽能掌控人体内的Bcl-2,就如同一个开关一样,控制癌细胞的生死存亡,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治疗肿瘤的效果。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构象变化寻找新型治疗药物,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厦大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说,每个人都有“Bcl-2”这种蛋白质,“Bcl-2”的家族成员众多,有些控制细胞的“生”,有些则控制细胞的“死”,它们之间相互控制,取得平衡。在患上癌症后,人体会在肿瘤中大量制造“Bcl-2”,从而使癌细胞不死,但“Bcl-2”本身的遗传信息上同样具备能杀死癌细胞的功能,这种“生”与“死”之间角色的转换,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癌细胞。通俗地说,张晓坤及其团队的这一发现,就像一把能够开启“Bcl-2”这个控制癌细胞开关的“钥匙”,使之能启动杀死癌细胞的程序。
厦大官方称,新研究对如何使用这种开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无疑是肿瘤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大创新性发现,将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在国际生物医学科学研究领域激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关注。
据悉,张晓坤教授和曾锦章教授所领导的厦大生物医学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在癌症研究领域已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此前已有数篇论文被SCI收录,最近该中心还从中国传统中药中找到了有潜在抗癌功能的单体化合物,将在权威杂志上发表。
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 ( 来源: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挺 )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