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主导产品提价,维生素类个股出现强势翻红走势。
浙江新和成2月21日发布主导产品VE、VA系列产品提价公告后,股价以39元的最高价开盘,之后被拉升至39.28元的新高。
22日,国内VE生产企业终于按捺不住涨价的冲动。当日,浙江医药紧随新和成提高主导产品VE对外报价。而早在前一交易日,受VE提价提振,浙江医药在新和成未复牌前就已从21.8元的开盘价直接冲上22.37元的涨停价,并创出该股票的最高价。
记者22日从行业人士处获悉,在新和成提价之前,全球另一家主要生产商帝斯曼(DSM)已先期进行了提价。
“此次提价是基于全球价格上涨和国内原材料涨价作出的价格调整,提价后的新订单将从5月份以后开始执行,反映到公司业绩,最快要到中报才会有所显现。”浙江医药董办证券事务人士告诉记者。
或利股价
21日,新和成发布主导产品提价公告,VE系列产品的报价与最近一次公告时的价格相比提高约120%,VA系列产品的报价与最近一次公告时的价格相比提高约60%。22日,浙江医药同样上调VE的报价,价格与最近一次公告时的价格相比提高约120%。
依据上述两公司的提价公告,提价后合成VE粉已经升到150元/公斤左右,VA约为180元/公斤。
中国汇易网20日的价格快报显示:VE市场进口产品报价已达160~180元/公斤,欧洲市场VA报价在19.5~19.6欧元/公斤,进口产品报价偏高的已经在180~200元/公斤。
目前,行业内多数观点认为VE和VA的价格上涨后市仍可期待。依照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的2006年业绩,此次提价后,增加的毛利就会有几个亿。在此背景下,公司2008年的业绩增长将值得期待。
“国际市场年前已经报180元了,主要是对接国际价格。”银河基金证券分析师朱红裕说。而来自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的监测也显示,去年6月份国内的维生素较低的报价,导致生产厂家的出货意愿并不强烈,随着市场上低价货源的逐渐消耗,随后几个月成交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扬。
“维生素类企业提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逐步小幅提价,以留住一些长期客户,二是短期大幅提升价格。目前新和成和浙江医药的提价属于后者。由于DSM已经提价,加上VE和VA属于刚性需求,不论公司是否限产保价,最后形成的销售量还是应该波动不大的。”上海证券研究中心人士表示。
定价权的隐忧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维生素周期性价格上涨是否对上述两公司的业绩构成利好,亦有分析师持保留态度。
“业内多个分析机构提高了对上述两支股票的预期,认为国际市场价格不出现大的波动,上述两支股2008年每股净利润有望实现1~2元的增长。”一位不愿透露证券分析师表示:“此次提价主要是跟随DSM提价。由于国内VE和VA总产能尚未具备国际定价能力,存在一定的价格变动风险。”
实际上,上述两公司在提价公告中也提到了公司方面对价格上涨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希望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该位分析师认为,VE、VA不像VC和青霉素工业盐那样,国内产品占据国际市场绝大多数份额,以VE为例,新和成和浙江医药虽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主要的VE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市场中除DSM和BSF之外的两大主要供应商,但这两家合计约占全球40%的份额,目前还不具备对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如DSM价格策略生变,国内企业将不得不跟进调整价格。投资者应吸取去年青霉素价格大起大落的教训。
而朱红裕也认为,就目前的股价和上述公司的PE来看,市值已经偏高,隐含投资风险。
以上是转载的文章
“如果您想购买或代理药品最好先上相关网站查一下,我向大家推广一个网站,中国虎网医药网http://www.tignet.cn...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