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已经过去了,用“困惑”来形容这一年的医药界最恰当不过了,先是年初“齐二药”的阴影引发的SFDA对全国医药生产企业进行的前所未有的行业大整顿―――“飞行检查”,不论从时间长度,还是规模之大,都是建国以来空前的;其次是8月16号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公布了新修订的《2008年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初稿,提出2008年将严格执行“两票制”,又掀起不小的波澜,草案的第三稿出现才总算给了业界一个交待;后又出现“南京医药”叫板“杨森”,“史克”博弈“太和保兴大药房”等工商对垒现象;等等。
随着近期主管部门对行业性整顿在年底的结束,大家最为关心的恐怕就是“医改”提出的“医药分家”了,究竟能分到一个什么程度?在2008年里医药营销界还有可能出现哪些热点?在此笔者(北京群英伟业医药营销培训有限公司董事长、培训师岳峰)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几个判断,供大家参考。
一、 药交会将出现“营销论坛”新亮点
2007年12月刚刚结束的昆明药交会上一度出现九个“医药营销论坛”会场,其中2个竟然是免费型论坛,咨询公司之间的这种激烈竞争现象将会在2008年的各类药交会中进一步体现。
药交会将从“人际交际型”向“自我提升型”转化,由于各医药厂家新药推出的速度受审批新规的限制,集中上市的速度缓慢,导致药交会中的“招商会”演变成“品牌展览会”,商务功能将被进一步弱化。
本文发表于博锐|boraid|0
二、部分医药营销人员的职业生涯将需要重新规划
自2006年提出反商业贿赂法草案起,医药行业中多年的带金销售总算有些收敛,大大小小的曝光案例屡见不鲜,最有影响力的要算11月25号被曝光的21家医药企业商业贿赂事件,被处罚2年内在北京医药市场停止销售,即使2年后重返市场,恢复原有繁荣的市场景象恐怕也回天无力了。
这些事件给我们的启发是:药品的临床推广将进一步向学术推广方向规范,2008年将出现医药营销人才向学术推广型的企业回流,特别是向拥有原研药、专利药、独家新药、中药、生物制品等企业回流。
三、 中小型代理商角色将发生变化
一度让人羡慕的代理商角色,在地区的挂网招标、社区招标、新农合统一配送、OTC大营销战略框架下,代理商个人的角色在2008年里将越来越被弱化,相反,代理商在市场里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以企业身份来操作,最典型的现实就是各地中小型商业公司的纷纷倒闭和个别商业公司圈款消失,再加之2007年下半年各地方药监局对商业公司税票的大检查,使得“个代”赖以生存的走票活法成了无水之源,因此将有一大批“个代”将再2008年转化身份成为医药企业的“佣金制型代理商”来实现应得利润(笔者已撰文做过阐述,请网络搜索查阅)。
四、2008年的OTC营销将进一步体现企业整体战略的力量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