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老话题。下个论断是简单的:“ERP一定要结合BPR,因为是管理和IT结合的必由之路”,或者,“ERP不必BPR,因为中国的诸多国情所决定的”,等等等等。姑且不评论,只是来朴素地思考一下。
对于一个经济组织,其最终需求是什么呢?主要有三点:(1)组织整体资产的存量多少。越大越好,越强越好。(2)组织整体资产的增量幅度。大的资产、强的资产不是静止的,还需要不断增值。(3)考虑取得这些存量和增量的时间成本。是在一年内增长这么多?还是十年内增长那么多?快鱼吃慢鱼,所以“时间”很重要。
那么,如何达到最终需求?有三个关键,形成一个循环:
首先,要拥有资源。是每一次循环的起点
然后,运用资源。相应就有一个运用资源的效率问题。运用中,某个局部的资源可能从量上消耗或者增长,这个局部的资源和那个局部的资源互相可以增值速度的制约(可能是正相关也可能是负相关)。所谓运用资源,就是避免量的消耗和速度的负制约,而去追求整体上量的增值、速度的正向促进。而这些,都可以归为资源的量变。
还有,创新资源:是资源的质变。
对于一个希望变革的经济组织,往往是连他自己都发现了现在不能达到要求,现在距离经济组织的最终需求还有很远,原因则可能源自:(注:这些原因的具体表象,在具体的咨询项目,还可以具体说明、具体论证)
拥有资源不足。(在具体的咨询项目中,“拥有资源不足”的表现是什么?“拥有资源不足”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若可以,则解决。若存在难度,则继续分解,分析出资源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运用资源缺乏效率,缺乏量变。(在具体的咨询项目中,“运用资源缺乏效率,缺乏量变”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不足,缺乏质变。(在具体的咨询项目中,“创新不足,缺乏质变”的表现是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整体考虑,从人本考虑:为什么会缺乏效率?为什么缺乏创新?为什么现状是占有不足?
原因之一,治理结构。现有治理结构缺乏足够的激励安排,存在“想不想做”的问题。只有在有了各级的人的权责定义、绩效管理、组织架构等的基本到位以后,企业里的人员才会有主动性来思考,在各个层面如何流程创新。那么,解决这些“前提”问题,就是非BPR的领域,是在希望流程优化的过程中触发的治理结构问题。而且,这里存在一个嵌套。当对流程进行清除、简化、填补、整合、自动化以后,变革后的环境中,可能是“不想做”的情况加剧,引发新的问题,所以又触发非BPR领域的“治理结构”问题。治理结构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很多相应的管理科学与实践的分支来实现。
原因之二,管理结构。管理结构对应的“效率”,可以运用大量的管理技术和工具,包括信息共享平台、自动化KPI指标、知识库、支持信息系统。所以,BPR首先是从当前出发,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考虑如何ESEIA(清除、简化、填补、整合、自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