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我国原创药的研发中存在三大误区
我国原创药的研发中存在三大误区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9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国家投入大幅度增长、新药苗头不断涌现,可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有国际影响的创新药品一个都没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秦伯益日前在中国生物医药发展峰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主研发、有国际影响的“新药”仅两个,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合成的二巯基丁二酸钠、二是60年代开发的青蒿素。   据秦伯益介绍说,“新药”是国际上承认为目前最好的药物,国际上承认由我国独立首创的、世界各国愿意引进仿制该品种,即原创药。   记者了解到,这一解释与国际新药标准吻合。换言之,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竟然无一例原创药诞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秦伯益的话早在医药界被公认。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给新药下的定义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范围大于国际新药标准。由于对新药的衡量标准不同,出现了我国每年都有上百新药被注册,而美国、英国一年难出几例新药的现状。   “让人担忧的是,原创药研发的源头正在枯竭。”秦伯益告诉记者,建国初期,鲁抗、东北制药等不少抗生素研究所,每年都派出不少小分队去采样、筛选,而今不少研究人员都忙着评级、晋升,调研工作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新药基金被吹得天花乱坠,可后来都不了了之了。   秦伯益认为,原创药研发中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对基因组药物学的期盼过早。   2000年《自然》杂志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已做出了评述,即第一阶段,2000年测定全部DNA序列;第二阶段,2010年社别所有基因;第三阶段,2050年确定所有基因功能;第四阶段,2100年确定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秦伯益非常赞同这一推断,他说:“目前,第一阶段的目标已实现了。”但是,现在不少所谓的专家、学者常提出“正根据基因变异设计药物”,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   误区二,对中医药开发潜力指望太高。   “中医药的发展靠的是不断研究,而不是过头的舆论宣传,这无益于中医药研发。”秦伯益指出,目前社会上流传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靠的是中医药”、“西医治病、中医治本”、“西药有毒副作用,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西医对疑难杂症没有办法,中医有办法”等对中医绝对性论断,不符合中医药的发展。   他认为,中药的确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但是过高地指望中医不实际。“不少检查、治疗手段非常需要西医,这是中医不能相比的。”只有对我国中医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客观的分析,才能挖掘中医药的潜力。   误区三,传统的新药研发途径过时了。   据秦伯益介绍,传统的新药研发途径包括经验积累、偶然机遇、药物普筛、综合筛选、天然物提取、定向合成、代谢研究、药理机制研究、利用毒副作用、老药新用等步骤。但是,他告诉记者,现在新药研发的团队都想“一口气吃个胖娃娃”、“跨越发展”,这不符合发展规律。而且,随着药物研究学科的细分化,很多研究人员都没有“蹲下去找靶点调研”,当然很多现象也见不到了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