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封口签上设有可折断虚线,封口签一旦撕开就会破碎并致药品包装纸盒破损。昨天(8月14日),记者从药品防伪和流通安全论坛获悉,新的药品包装防伪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技术难度,客观上缓解制售假药的现象。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张鹤镛表示,近年来药品造假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问题。假劣药品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药品流通秩序混乱,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估计,世界范围内的假药约占药品的5%至10%,东南亚等地区的这一比例可能更高。
张鹤镛表示,药品防伪正成为一项全球性课题,目前国内有的厂家药品包装防伪手段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印刷技术含量也不高;还有的医药企业品牌保护意识不强,产品不加任何防伪手段就匆匆上市,这些在客观上都容易造成药品被假冒。
昨天(8月14日)的论坛上公布了一项新的数码防伪技术。该技术由防揭换封口签和防伪编码技术两部分组成。防揭换封口签上设有可折断虚线,一旦撕开,药品包装纸盒就会破损。防伪编码技术分别是2D数据矩阵码和肉眼可读码。防伪编码具有唯一性,编码与产品代号、规格、有效期、批号、生产厂及日期等特定信息相关联,这些数据还将被上传至全球产品安全数据管理系统。
专家表示,采用数码防伪技术能使医院降低采购假药的风险,但没有一种防伪技术是完全不能仿冒的,防伪打假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也需要政府机构、制药行业、患者的共同参与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