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14日说,有关媒体报道称我国今后不再大规模调整药品价格的说法“不准确”。政府调整药品价格是减轻群众负担的重要举措之一,“原则上我们将每两年调整一次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
刘振秋14日晚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并就加强药品价格管理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多次调整药品价格的主要原因是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品种逐年增多。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经过几次调整,由过去的200多种药品由政府管理,到2000年扩大为1500种,2005年根据医保目录的调整价格管理的范围扩大到2400种。
他说,纳入政府管理的药品多数经过价格放开后,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药品价格虚高。“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保证市场正常供给,我们采取的是逐步降低价格的策略。” 随着科技的进步、管理水平提高,药品的成本出现了不断降低的趋势,需要根据成本的变化相应地调整价格。
1997年以来,我国药品总共降价23次,每次大概降了15%-20%,其中一部分药品最高降幅在60%左右。他说,“不过,23次降价并不是每一个品种都降了23次,有些品种降的次数多一些,有些少一些。”
刘振秋说,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政府定价科学性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改进了药品的定价办法,规范了定价程序。目前政府定价要经过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论证、听取各方意见、集体审议决策等严格的程序。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