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将全力倡导复方药、限产限销抗疟单方药的消息,让国内从事抗疟药物生产的企业心头蒙上阴影。大部分企业都在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战略,抗疟复方药已成为今后抗疟药研发和生产的主要方向。
最近,从世界卫生组织(WHO)传出的消息称,因抗疟青蒿素单方药已经使疟疾病原虫产生明显的抗药性,WHO决定对抗疟单方药限产限销,全力倡导复方药;5月份,世界卫生大会还将就一项禁止使用青蒿素口服单方药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对此,有业内人士断言,这一决定可能将我国主要以青蒿素单方药出口的抗疟药生产企业打入冷宫,同时抗疟药市场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动向。
抗疟单方药受限
疟疾这种传染病已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形成疟疾的罪魁祸首就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通过蚊子的叮咬进入人体血液。受感染的红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造成堵塞﹐导致患者严重贫血和出现脑型疟疾,甚至死亡。儿童和孕妇是疟疾的易感人群。一般来说,治疗疟疾应采用的抗疟原虫药物为氯喹、奎宁、青蒿素等。但WHO方面表示,有情况表明,疟原虫似乎对大部分抗疟单方药已产生部分抗药性。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90%的疟疾死亡病例出现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每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达到200万-300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亿美元左右。
据悉,WHO从2001年开始倡导复方抗疟药。WHO认为﹐通过生物变异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的疟原虫在遇到复方药时大部分会被杀死。最近WHO再次传出将全力倡导复方药、限产限销抗疟单方药的消息,让国内从事抗疟药物生产的企业心头再次蒙上阴影。
中外企业之争
青蒿素类药品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最佳抗疟疾药物,其生产和临床研究中心都位于中国,也是目前惟一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中药药物,产品主要供应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自被纳入WHO采购目录之后,其不断放大的市场需求已吸引国内多家企业介入,但由于WHO采购需经过供应商GMP审查和预认证审核,这将国内企业挡在了直接供应商的门外。
瑞士诺华制药公司及法国赛诺菲公司凭借在后期研发上的优势获得了WHO直接供应商地位,中国企业则沦为其产业链中的下游——青蒿素原料及制剂供应商。国内青蒿素生产企业虽然与诺华和赛诺菲有着稳定的订单关系,但制剂专利权和品牌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
据记者了解,2002年﹐WHO批准诺华制药生产的复方蒿甲醚(Coartem)为联合国机构指定采购药物﹐用于在发展中国家分发。Coartem目前仍是惟一获得这项指定授权的固定剂量复方抗疟药。WHO倡导全力使用复方药的消息,无疑对诺华等国外企业是个利好消息。对此,诺华制药高层向记者表示﹐WHO限制单方青蒿素药物的销售是一个科学决策,该公司提供给联合国机构及其他组织的抗疟药并不以营利为目的。
据估计,抗疟药市场容量每年约15亿美元。WHO作为抗疟药青蒿素全球最大的采购商,决定着全球市场的走向。业界人士认为WHO“单、复方制剂之争”实际上是“中外资企业之争”。
国内很多抗疟药生产企业表示﹐几年前当Coartem需求引起全球青蒿素短缺时﹐巨大的市场压力迫使他们把为诺华制药输送原料摆在首位而将自己的药物生产放在次要位置,本末倒置,丧失了商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