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顾立林)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说,药品集中招标对于降低药品价格、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目前在一些地方招标中出现的超低价药品中标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必须对此“踩刹车”。
熊维政曾在西南地区一个市场上发现,正常成本应在3元以上的100克装板蓝根零售价竟然低到2元左右,出厂价仅1元左右;正常的成本应该在0.20-0.24元左右的注射器,而有的企业却最低卖到0.13元/支。学医出身的熊维政说,注射器、输液器属于管理最为严格的三类医疗器械,一旦出现问题,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熊维政说,一些仿制药品由于开发成本较低,其价格也相对较低。一些小企业,靠租赁承包,通过偷工减料、下限投料、减少工艺环节、偷税漏税等手段以降低成本,以超低价格冲击市场,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健康。
让熊维政不理解的是,不少地方以“低价”作为招标的决定因素,使药品招标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价格之争,一些投入大、品牌好、质量优的产品难以在低价竞争中赢得优势,不得不退出已经拥有的市场,一些本该被淘汰的工厂反而如鱼得水。为在中标之后还能“活着”,有些企业一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造成药品质量下降。药品低价卖,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劣质的超低价药品,对消费者就是一个健康陷阱。
为此,熊维政建议:一、在进行药品价格管理时不能一味降低药品价格,要充分考虑生产的各项成本要素,制定最低限价。
二、在进行药品招标采购时也不能单纯以低价作为中标条件,还应切实综合考虑产品质量、疗效、品牌等因素,首先应保证采购的药品是安全、有效的。
三、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价格过低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进行跟踪检查。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