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在中国癌症居死亡原因之首。近些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远期生存率不断提高,但很多患者生存质量并不高,他们不仅要忍受放、化疗的痛苦,还要承受多种癌症并发症带来的痛苦。
在日前举行的“关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媒体会”上,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石远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泽飞教授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执行委员徐兵河教授呼吁:不但要重视癌症的治疗,还要关注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但要延长患者生命,还要让他们活得好、活得有尊严。
他们认为,癌症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癌症骨转移和癌性贫血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两种最常见癌症并发症。
其中,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约为20%-30%;在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患者中,癌症骨转移的发生率分别高达90%、60%、40%、30%。癌症骨转移会引起剧烈骨痛、骨折、高钙血症等,约有35%的患者因此卧床不起甚至瘫痪,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癌性贫血在肿瘤患者中的总体发病率为40%左右,在妇科肿瘤、肺癌、胃肠肿瘤、血液肿瘤等患者中,发病率则高达50%甚至80%以上。癌性贫血患者多感到极度疲乏,即使是睡眠和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生活质量因此大受影响。癌性贫血还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65%。
预防和治疗癌症骨转移,纠正贫血,已成为关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课题。
据上述专家介绍,对癌症骨转移,一度只能用止痛剂进行消极治疗;近些年,双膦酸盐成为防治癌症骨转移的基础药物,通过规范治疗,可预防癌症骨转移引起的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目前通过静脉注射的第三代双膦酸盐已经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获准临床使用,国际上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它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病理骨吸收,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骼并发症,因癌症骨转移并发症卧床不起的患者,经过一周治疗,85%可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止痛药用量,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对癌性贫血的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措施: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输血、补充铁和维生素。其中,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国际上用于纠正贫血的基本药物,特别是新一代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β成为纠正严重贫血的首选药物。临床使用结果显示,它能快速平稳升高血红素,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解除贫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并能减少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专家建议,有条件的癌症患者,最好从化、放疗开始时就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以避免化、放疗引起的贫血。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