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艾滋病正以强劲的蔓延之势,强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个中主要原因包括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不足于与之对抗且价格奇高。鉴此,一些药学界有识之士提议:能否在亚洲、非洲或拉美国家常用草药中筛选出艾滋病的治疗新药——植物抗艾滋病药?在这一领域,我国理应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在起跑线上我们已经慢了。
众所周知,艾滋病系由“人免疫缺损病毒”(HIV)感染所引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有上百万人感染此病。至21世纪初,据联合国卫生署官员统计,全球大约有3400万人感染HIV病毒,其中2600万名HIV感染者集中在非洲南部地区。在已发病的470万名艾滋病人中死亡率高达80%。因此,有一位著名的国际传染病专家称艾滋病为“世纪瘟疫”。
300亿美元巨额市场
迄今为止,艾滋病的治疗在临床医学界始终是一大技术难题。尽管市场上已有15~16种抗艾滋病药物,它们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即核苷类药物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以及2蛋白酶抑制类如福地那韦、印地那韦等,但实际上这些药物不仅价格昂贵(如美国一名艾滋病人年均治疗费用约为1.5万美元),而且基本上只能使艾滋病进程变缓而非治愈。
毋容置疑,世界艾滋病药物市场是一大市场,估计2005年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120亿美元。而且据联合国卫生署官员估计,在已发病的480万~650万名艾滋病人中仅有不到40%的人得到治疗,而绝大多数贫穷的非洲艾滋病人迄今仍未接受过任何有效的药物治疗,当地政府也无力提供免费的抗HIV药物。假如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病人都得到药物治疗,有人估计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市场规模可达250亿~300亿美元。
目前世界各国临床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是,艾滋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卡波腹泻和肺结核等。而现有抗艾滋病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价格奇高,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病人难以承受高额医疗费用。有鉴于此,一些药学界的有识之士提议:能否在亚洲、非洲或拉美国家常用草药中筛选出艾滋病的治疗新药,即植物抗艾滋病药。这一提议得到西方临床医学研究人员的赞同。
我国穿心莲备受推崇
综合国外消息来源,近几年来西方一些医学研究机构已试用了上百种传统植物药来治疗HIV感染者,有些方案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治疗结果。HIV感染者不仅生命质量得到改善,而且大大延长了存活期,更重要的是,植物药的治疗成本远比抗HIV药物要低廉得多,平均治疗费用只有化学合成抗HIV药物的1/15~1/20,甚至更低。
如美国一医学研究机构先后试用了一些我国的传统药物(其中有穿心莲、柴胡、人参、丹皮、半夏、桂皮、生姜、黄芩、甘草、大枣、灵芝粉、香茹多糖、黄花、贯叶连翘、姜黄)以及美洲地产药用植物(接骨木果、美洲黄柏、血根草、猫爪草、松果菊、槲寄生、野茶油、美洲木蓝、芦荟、螺旋藻等),用于治疗HIV病人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和反复腹泻等症,其效果远优于西药的拉米夫定或印地那韦。
迄今为止,美国与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多种东西方草药复方抗艾滋病制剂,其作用主要为阻止HIV病毒的体内复制和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力。据了解,美国卫生主管部门均以“替代疗法药物”批准植物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