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码管理,企业可以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实施有效跟踪,并能在出现售后质量问题时,及时追踪到患者。目前,这一国外普遍采用的做法在上海首先得到了实施。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的有关规定,上海对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全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从1月1日起在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中实行,4月1日起将在上海医疗机构中实行。
上市医械配惟一编码
据了解,上海此次纳入全程可追溯管理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包括:骨科内固定植入器材、人工关节、人工晶体、人工乳房、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血管或腔道内导管支架,以及其他金属或高分子植入器材等。
《意见》对植入类医械产品,从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意见》规定,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上市后的产品质量和追溯管理负全部责任,上市的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具备产品可追溯的惟一性标识,该标识将按照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上海分中心的要求,使用EAN-UCC128编码标准(国家物品编码标准)或HIBC编码标准(国际医疗物品编码标准)。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设计、投产、原材料采购、加工、检验、出厂、上市后销售、跟踪等环节建立程序控制文件,实行可追溯管理。
针对经营企业,则要求应依据生产企业的要求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追溯管理制度,在购进、销售、流通等环节,及时记录植入医械的追溯信息和产品销售流转去向信息,确保产品的追溯信息与生产企业提供的内容相一致,可实施追溯或者核对工作。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都不得直接向病人销售植入性医疗器械。
由于植入类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要求甚高,目前国内使用的该类医疗器械大部分由跨国企业生产。记者从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美敦力中国了解到,目前这两家跨国公司已经按照《意见》的要求实施了对接。由于对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进行了国际通行的编码管理,相关跨国企业已经具备售后跟踪体系,因此可追溯管理并未对其造成影响。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