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人参加胶水拼接而成的“野生参”,浸水后能搓出一团泥巴的“冬虫夏草”,腹腔中灌入了石灰粉的“海马”……部分名贵中药材掺杂使假现象愈演愈烈,且制假手法日趋“巧妙”。
专家指出,贵重药材的稀缺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牟取暴利的空间。而由于相关鉴定标准、专业技师的欠缺,市场监管正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
消费者高胜盈先生收到朋友赠送的一盒冬虫夏草,打开服用时却发现,细细的冬虫夏草中竟然嵌入了一截铅丝。“铅丝当作冬虫夏草来卖,每克要近200元啊!”
近日,一位有数十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揭开了名贵药材造假的三大骗术。
“剪刀+胶水”,移花接木。野山参的个头越大,价格越高,且相差悬殊。有的造假者对小野山参进行再加工——把参芦加多,把参体增粗,把参须延长,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有的造假者则索性用普通的园参作原料,使用强力胶等一些化学黏合剂,按照野山参的外形进行拼接。原先只卖10多元的园参,摇身一变,成了价值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野山参”。
滚泥巴,灌铅粉,快速增重。目前,冬虫夏草的市场价格在每克200元左右。造假者在虫体外滚上一层泥巴,或者用胶水黏上铅粉,或者用化学药剂浸泡,都能使冬虫夏草的重量迅速增加。经过此类“增重”处理,一根中等大小、正常重量为0.3克的冬虫夏草,竟然能达到0.6克,甚至1克左右,成为“虫草王”。
长得像,名字像,鱼目混珠。中药材品种繁多,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区别。因此,造假者用外观比较接近的植物,如石仙草、羊舌兰等冒充石斛;或者用亚香棒虫草、尼泊尔虫草等冒充冬虫夏草。而尽管同为虫草属,其他虫草的功效、价格远远不及冬虫夏草,有的甚至不能入药,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头晕等症状。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