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消息:广东省卫生厅昨通报“阳光采购”第三轮面对面谈判会情况:1339个药品品规中,绝大多数新药都是“变脸药”,真正的新药才35个。某些新药滥用不该用的技术,故意抬高价格,有的变脸新药配方离奇,让医生没法下医嘱。药品虚高报价,离奇报价,报价几十元的药,能砍到几角钱。
变脸“新药”滥用泡腾
针对议价品种中无限价的1339个药品品规,专家组分析说,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药只有35个,其他绝大多数是所谓的新品种、新规格、新剂型和新包装,也就是改剂型、改组方、改规格、改包装的所谓“新药”(变脸药),这些所谓“新药”均未在广东市场销售过。
某些新药滥用不该用的技术。如泡腾片,是一种新技术,适用能完全溶解的药物,如维生素C。有的厂家把板蓝根也做成泡腾片。板蓝根不可能完全溶解,中药不需要泡腾。
七成“新药”虚高报价
专家组介绍说,在这些“新药”中,七成以上为虚高报价,属于离奇报价就有几十个,报价比实际价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某厂家生产的肺宁丸,每丸0.2克,厂商报价38.68元,谈判后砍到0.13元。某企业生产的慈航胶囊,企业每粒报价31.3元,经面对面谈判后,企业最后每粒报价0.63元入围,降价率为97.99%;某企业生产的痛舒片,企业每片报价35.68元,经面对面谈判后,企业调整为每片0.75元,经专家投票后入围,降价率为97.90%;有一个10毫升的止咳药,报价120元,最后降到6.5元。“短短几分钟谈判,就能让老百姓受益几十元。”专家组一位成员说。
对于价格奇高、又不肯降价的药,专家组当场就否决了一批。
(广州日报供稿)
药厂报价几大“怪”
■故意做成多种规格
药品阳光招标采购中,某药厂的一个洗剂,故意做成30、50、100、150毫升,一个瓶子多了20毫升药水,报价翻倍地往上涨。
■厂家代表一问三不知
“在专家、药商面对面谈判中,有的厂家代表一问三不知,有时哑口无言。”一个谈判专家说。被问急了,一个厂家代表说:“我是个中学语文老师,他们认为我能说,请我过来,关于药,我什么都不知道。”
■0.45克药用料达几斤
中成药厂家虚报原料,抬高价格。有一个2毫升的注射液,厂家乱写用料,夸大数字,“这么多原材料,足以生产几千支2毫升的注射液了。”谈判专家说。
还有一个胶囊,每粒0.45克,由丹参等几味药组成,每味药都用到了一斤以上。“这不是笑话吗?”专家组成员说。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