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景峰 通讯员 蒋锐)3月10日,第四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在会上指出,我国肝衰竭诊疗水平及人工肝临床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极大降低了我国重型肝病的病死率。
此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脏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著名肝病专家及400余位传染病、肝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参会。
李兰娟院士在会上指出,我国肝炎患者有1.2亿,其中有3000万乙肝患者,每年死于肝病的患者达30万人。目前,肝衰竭、重型肝炎及晚期肝病是肝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
治疗肝病常采用内科的综合治疗,但无法降低病死率。我国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研究人工肝技术来治疗重型肝炎,此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攻关和创新研究,使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从原来的80%降低到20%左右,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从原来的90%降低到40%左右。
本次大会专题讨论内容丰富,涵盖了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新进展、人工肝联合肝移植、人工肝支持系统新方法的应用、混合型人工肝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等方面。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工肝的发展,提高我国肝衰竭的诊疗水平,为广大重型肝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