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熊志奇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瞄准参与多种神经疾病的关键受体,在其分子水平的结构中找到了一个小小“亚基”,为防治癫痫病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期刊《神经科学》(《JournalofNeuroscience》)杂志上。
癫痫属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总发病率达1%到2%,在儿童中发病率尤其高。另外,脑卒中、脑外伤、脑炎等也可导致癫痫。癫痫具有反复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即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大脑神经元超同步放电所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短暂性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该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现有药物只能缓解发作症状。在人类脑神经中,存在众多作为“信使”的神经递质,它们与各种受体相结合发挥作用,其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则在癫痫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所研究人员聚焦于NMDA受体的4个亚型,初步锁定构成2号亚型(NR2)的A、B、C、D四大亚基,终于发现亚基A(NR2A)与癫痫抑制机制的相关性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模拟人类颞叶癫痫病的两种经典动物模型——“电刺激点燃模型”和“匹罗卡品模型”上,给予NMDA受体NR2A亚基的拮抗剂,不仅能延缓癫痫病形成,还能同时抑制癫痫持续状态中诱发的病理现象——苔藓纤维发芽;而阻断NMDA受体的NR2B亚单位却没有上述作用,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抑制关系。
熊志奇研究员表示,基于抑制NMDA受体NR2A亚基的药物,可通过特异机制,抑制癫痫病产生,这可能是防治癫痫病药物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