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8月,江苏省医药工业销售额依然位于各省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前列,销售额达到344.5亿元,占整个中国医药市场的11.7%,同比增长了15.5%。这已经是江苏省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居全国第1位。
江苏省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优势已经渐渐凸显:
2005年全国前100名的医药工业企业中,江苏已有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医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江苏济川制药、苏中药业、康缘药业、苏州东瑞制药等15家企业入围。
截至2005年9月,江苏共有药品生产企业44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00家,药品批发企业335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04家,零售药店12440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群,而且正在不断壮大。
江苏全省承担部省级以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171项,其中国家“十五”攻关课题3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项。
今年以来,一些县市也在积极地发展医药产业。泰州是一个刚刚走过10年的地级市,在党政领导的支持下,正在建设一个大型的泰州医药城。如今,江苏已形成了多个以医药发展为主的工业园区,如苏州市形成了两个医药外资企业群,无锡市形成了新区医药工业园、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3个医药企业产业区,南京市形成了浦口现代化的高新生物医药产业群。这些都促进整个江苏的医药发展。
然而,随着医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江苏在经济发展中还有着一些不足。
首先是企业研发投入的缺乏。江苏虽然医药经济比较发达,但跟全国的医药形势一样,主要还是以仿制药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不多,研发投入不足。在市场上,能够向扬子江的胃苏、金陵药业的脉络宁、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这样打的响的独家产品不多。仅有的研发资金都投入到仿制同类产品上去,重复劳动,反复投资。
二是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江苏省内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缺乏对独家品种二次开发的认识,没有能够挖掘出独家产品的第二次生命,只是在原有的销售基础上慢慢耗尽产品生命。
三是企业易受利益的驱动。现在很多企业既生产中药又生产西药,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只是看市场上高利润的产品,盲目仿制、生产,上市以后的市场并不如人意,导致投资收益比失衡,最终只能面临倒闭。
面对2007年,经受住严寒考验的江苏医药企业必然随着医药全球化的发展、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做得更强、走得更远。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