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管癌“重灾区”河北省磁县,年龄为40-65岁之间的食管癌易发人群将在五年内得到政府免费性普查,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撑下,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磁县是中国首家由政府出资建设食管癌免费性普查中心、并免费对适龄农民进行全面食管癌普查的县,他们实施的这种办法被国内外专家称为食管癌“早诊早治”模式。长期把磁县作为癌症研究基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王国清教授说,“早诊早治”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在食管癌病因尚未弄清的情况下,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资料显示,中国食管癌死亡人数占世界该病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为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省磁县则是“重灾区”。据近几年流行病学统计资料显示:磁县食管癌平均年发病率为116/10万,死亡率为96/10万,全县每年发病近700人,死亡590人。
王国清教授说,食管癌高发区发病在病因学上仍无重大突破,没有降低发病率的有效方法。但从临床上看,早期食管癌病人90%以上无任何症状,感到有症状时已经成为中晚期。
正因为此,早诊早治是食管癌治疗最有效的办法。王国清说,在早期癌症期间,如果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均达到90%,25年生存率达到49%。
磁县卫生局局长张向东说,磁县探索癌症高发区“早诊早治”农村医疗新模式,由小范围阻断转化为大范围连续普查,就是把成熟的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行为,使农民群众免于疾病痛苦。
2006年,磁县总投资380多万元,建立了癌症普查中心。张向东说,从今年开始,磁县“早诊早治”普查实施方案确定,利用5年左右时间对食管癌高发乡镇40-65岁的高危人群普查一遍。
而对普查出的患者,磁县县委书记陈平说,将进行科学干预,及时治疗率要达到80%以上,并定期进行复查。病人的治疗费用将结合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部门医疗救助予以补助。
张向东说,根据权威科研资料,从理论上推算,经过5-8年的努力,全县发病率有望下降到40/10万以下,死亡率下降到25/10万以下,每年少发病400多人,少死亡300多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