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佰易药业公司2006年9月以后生产的部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丙,导致患者出现丙肝抗体阳性。在公众高度关注下,有关部门对佰易药品事件的调查逐步推进,各项紧急应对措施不断出台(本报1月22日和24日第二版曾对此连续报道)。目前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正在全力查封扣押涉嫌产品,截至24日,北京、上海两地已经查扣涉嫌药品9万多支。
药品招标存在猫腻
1月24日,深圳市某医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我早就料到佰易(药业)迟早要出事儿,但没想到竟然是药品质量出现了问题。”
据这位知情人士介绍,在他任职的医院,原来一直使用深圳市某企业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美誉度很高。然而,在该市最近一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佰易药业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以微弱价格优势中标,业内当时就有“招标有猫腻”的说法。而此后事态的发展,更让业内对此深信不疑——去年底,“深圳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委员会”多位工作人员落马,其中包括一位姓赵的负责人。
对此,在广东从事药品经营多年的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业内的揣测与其说是针对佰易药业,还不如说是针对佰易药业董事长张振海。他说:“外界对张振海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说起‘齐二药’假药案,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通过招标把假药卖到医院的代理商、广东医药保健品公司,就是张振海旗下的公司。”
据悉,2006年4月,广东省中山三院在给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时,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并最终引发死亡。虽然齐齐哈尔制药二厂及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问题药如何中标进入医院,引起了人们更深的反思。据媒体报道,尽管这一假药是通过有关部门所谓的“合法招标程序”进入医院的,但存在不少疑点:其中一个事实是,每支10毫升规格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为齐二药厂首次、独家生产。此前,广东省一直使用云南大理药业公司生产的这种药剂,其规格为每支2毫升。
经销商表示,在业内,销售代理商串通药品生产厂家达成“默契”,有意生产某种特殊规格产品,以便于中标的事情并不鲜见,但前提是搞掂招标办。
在广东医药界,张振海可谓是风云人物,因为“其属下的公司在广东省各地进行的药品招标、特别是在省属和广州市属医疗机构药品招标中,总是大赢家。”广东海虹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对这种说法,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一位相关人士表示认可。
据了解,张振海自上世纪80年代涉足医药界,首先从医药批发环节切入,代理药厂产品销售,2000年介入药品零售连锁业,成立广东康之选医药连锁有限公司;2002年初将广东省血液制品所转制(成立佰易药业);2002年,抓住新药品法规定医院不能附设大输液制剂室的机会,通过股权转让,成为广东神州制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记者从一份公开资料中获悉,截至2005年8月底,由张振海控制的广州振盛医药集团投资兴办的企业有9家,包括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广东神州制药有限公司2家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广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等7家药品经营企业。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