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交计划书了,你在前一个晚上还整晚地上网而迟迟不着手准备?你并不是唯一一个会这样子的人。科学家表示,在一个群体当中通常有大约15%~20%的人属于行动拖拉的人,而大学生拖拉的比例则会更高,甚至可能达到90%。
最近,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为人们的拖拉行为找到一些内在的原因,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新年下决心订立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
下决心源于冲动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员皮埃斯·斯蒂尔表示:“从本质上说,办事拖拉的人通常都缺乏自信心,他们不太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斯蒂尔的研究报告发表在今年1月出版的《心理学报告》上。
拖拉的作风不仅会导致人们在工作或者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堆积如山,甚至还会造成金钱损失。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等到最后一秒钟才去申报税款的人,由于容易出错,因此平均每人要承受400美元的损失,这种金钱损失在2002年累积达到4.73亿美元。
斯蒂尔翻看了前人针对拖拉行为的200多个案例,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2006年。他发现那些习惯拖拉的人,往往会很随意地表决心,例如常常会说“我明天就……”而这种表态通常有很大的冲动成分。
斯蒂尔表示,冲动的人通常活在当下,对未来缺乏期待和规划。“因此他们缺乏动力,他们不觉得最后限期是真实的,他们没有行动的欲望和精力,直至最后限期真的来临。”这些人通常拥有很好的初衷,愿意下决心立即作出改变,但是到最后他们往往不能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
缺乏自制力
冲动的人总的来说缺乏自制力。他们更容易沾染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和赌博等恶习。斯蒂尔说:“他们是那种贪图一时之快、忽略长期的痛苦和代价的人。”
但是,斯蒂尔在研究中也发现,那些在最后一刻才“临时抱佛脚”的人,他们的工作效率惊人。“他们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普通人的11倍。行动拖拉的人在限期临近时可能会变得非常聪慧和果断。”
此前,有学者认为,作风拖拉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希望万事俱备才动手。对此斯蒂尔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说:“事实上,完美主义者只会担心比较多,而不会拖拉,而且,完美主义者会为延误感到内疚。”
斯蒂尔还发现,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人更倾向于拖拉,因为他们受到厌倦或者反感情绪的影响。其他造成拖拉的因素还包括:太多杂务分心、缺乏自信心、动力不足或者自律能力以及执行能力不足。但是,随着人的成长,自律能力的增强,很多人在拖拉问题上会有很大的改善。
最后,斯蒂尔向那些希望改变拖拉作风的人给出一些建议:把远期目标分割成多个短期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争取实现。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