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可能会去大医院开处方,到社区医院取药。降价药品涉及310家企业,个别厂家不愿供货
从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2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常用药全面实行新药价,312种、923个品规的药品统一按购入价出售,总量占社区全部用药的85%,给患者带来大约36.1%的优惠幅度。业内人士指出,此举将迫使京城药店下调常用药价格。
患者:喜上眉梢
销售“井喷”现象尚未出现
元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北头条。居民老王走出社区卫生服务站,手里拿着一盒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络活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药一盒就便宜了10多块呐!以前在国大药店,一盒47块5,降价后,在服务站一盒37块。”
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药品降价刚刚一周,患者比以往虽然有所增长,但还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井喷”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患者,他们对这次降价纷纷表示满意。但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是同一本账,老王算起来高兴,药店、医院药房、药品生产厂家算起来却是另一种感受。
社区用药降价冲击药店
药店:冲击巨大
常用药价格可能下调
社区中心药品的平进平出,是否会给零售药店的销售带来影响?北京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副主任张毅表示:“这次药价下降将对药店是个巨大的冲击。”
元月1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降价后的药品比药店便宜得多。在国大药店里,24粒盒装的阿莫西林胶囊售价为15.7元,在社区医院只卖到10.76元;在康霖堂药店,同仁堂药厂生产的无糖型感冒清颗粒售价为16元,社区医院售价为11.61元;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在几家大药店售价均高于14元,社区医院售价为11.3元。
金象大药房负责人表示,零售药店的销售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药店的销售品种远远超过社区医院的低价品种,因此有更多的选择优势。此外,药店的处方药销售比重很小,而在公布的312种药品中,处方药的比重很大。因此,这次降价不会在短期内对药店造成冲击,但很有可能带动京城药店常用药价格的下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