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聊城晚报报道,20日上午,鼎舜花园。62岁的杨女士说,她患有糖尿病,16日,无证售药者用车将她载到汽车总站附近一家宾馆,向她推销了两个疗程的药,共24盒,价值3700多元。服药后她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不良反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才停止了用药。她说,鼎舜花园受骗的老年人有20多位,药费花了几万元。至今,所有无证售药者的电话全部打不通了。
另外一位七旬老人说,老年人都非常相信社区和上级政府,无证售药者就看准了他们的这一心理。无证售药者先在小区内贴出为老年人免费查体的公告,并将查体点设在小区的公共场所,再加上他们持有省级某老年协会的文件,老年人对无证售药者的身份根本不会产生怀疑。所以,老年人便到公告上提供的地点去听课、检查身体、办理健康档案。其实,这些无证售药者的目的是为了卖药。
对此,王口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区根本不知道这一回事。鼎舜花园小区物业管理部门一王姓负责人说,当时这些人说他们是进社区为老年人免费查体的大学生,绝对不卖药,所以小区物业管理处就把场所借给他们使用了。
据了解,湖北小区、铁路益民小区的许多老年人也是这样被骗的。
药贩自述:初中生冒充大学生
17日上午,在铁路益民小区无证售药者免费查体现场,一位来自安徽的22岁男青年倪某说出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共有6个人,大都来自安徽农村,初中毕业,来聊城打工时,通过中介进了某药品经销公司工作。进了公司后,他们被指派到一些小区干“义诊”工作,每月工资300元。他们冒充大学生,负责前期宣传,并将粗粮等送给前来免费查体的老年人,同时把每位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收集起来。
以上工作做完后,他们就开始进入下一个关键环节———将一个小区内所有已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人,用车载到一个隐秘的场所。在这里,老人们将被要求关闭一切通讯工具,几个年龄较大的“专家”便给老年人讲课。听完课后,这些老年人就要买药,然后由专人打的送回家中,到家后支付药款。此时,整个售药过程全部完成。
据无证售药者介绍,为了不使事情败露,他们在一个小区达到目的后就到另一个相距较远的的小区,并且中间要相隔20多天,等人们对这件事淡忘了,再开始另一场骗局。
执法部门:不要轻信游医药贩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大队一负责人说,这种无证经营的违法行为,以前多发生在农村。随着我市社区的成熟,一些无证经营者把目标转向城市居民。
据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大队已连续端掉多个无证经营团伙。其主要特点是,无证经营者宣称药品治疗范围广、疗效好、见效快,宣传内容极具煽动性。 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减少开支,他们通常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有的甚至购买过期药品,再通过加工更改批号以及生产日期。同时,他们选择房租便宜、条件较差的地点作为存放药品的仓库。而这种仓库阴暗、潮湿、鼠虫丛生,药品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不仅如此,这些售药者所兜售的药品价格还存在虚高现象,比正常市场价格高出好几倍。患者往往在购买后才发现上当,而此时违法经营者已逃之夭夭。
这些违法无证经营者十分狡猾,他们利用中老年人对假劣药品缺乏认知能力、身体多病、求医心切的特点,专门选择中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场所,设宣传点兜售药品,在某一地点骗取钱财后便很快离开,留给患者的姓名是假的,电话也很难拨通。为逃避稽查,其活动时间多在上午8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
东昌府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到社区免费为市民查体,相关人员必须具有医师资格证,同时要有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证明信,在当地社区医疗部门的配合下才能进行。凡是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到社区进行免费义珍活动,都有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通知和证明,否则就是假的。在此提醒广大市民,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先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咨询。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