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曹操为了考验曹丕和曹植谁更能干,就故意让他们出辕门,又让守门士兵不放过去,后来杨修给曹植出了个主意,就让曹植说:“我奉丞相之命,有阻拦者斩”。就这一句话,曹操以为曹植能干。为什么呢?因为曹操考验的就是两个儿子的魄力。而企业的营销人,最需要的就是恰恰就是这种魄力。
1、缺乏魄力是营销人致命弱点
曾国藩在招聘湘军时,有两个标准,其中一个是不收投机取巧,二是不怕死。所以湘军能打仗。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也应该有个标准,这个首要标准就是要有魄力。什么是魄力呢,简单的讲,敢于想,敢于做,勇于负责。我曾问过一些企业区域经理,如何你们要把本区域市场做到什么程度,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和什么样的回报?如果区域独立自盈亏任,你敢负责吗?回答的总是有各种理由的借口,那么,好,就给你需要的这些权力,你有信心吗?回答是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对营销人基本素质有个误解,那就是总以为有经验和巧言善变之人能出业绩。但就我们咨询工作中的体会来看,出业绩的往往不是察言观色之徒,也就是说,“小人”是出不了业绩的。
企业在寻求各种招式的营销过程中,恰恰走入一个误区,在眼花缭乱的概念和培训中,找不到北。实际上,真正能治天下者往往只需“半部论语”。但关键是要把这半部读好,读透。
2、理性才是营销力成功的“真正法宝”
营销人的核心能力来源于魄力,但如何培养营销人的魄力呢?这又是个最大的矛盾了,因为有魄力者往往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这种想法未必和企业领导的想法一致。这就是需要理性,企业的理性和营销人本身的理性。现在的法宝很多,如果要我从咨询实践总结一个成功的真正法宝的话,我只能说这个法宝就是“理性”。无理性者无魄力,为什么呢,没有理性的决策或者行为,他自己是心虚的,最多只是一个赌博,提提虚劲而已。真正有魄力者是心静的人,而不是心浮的人。
什么是理性呢?麦肯锡有个观点,认为理性恰恰是创新的源泉,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理性就意味着呆板和保守。其实,企业的实践更能说明问题,我们总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来源于某个事件或者广告创意。比如蒙牛、TCL手机等等。其实,创意的背后是理性的管理思维才会成功。
营销人理性的缺乏是普遍性的,但真正具备理性的营销人,才会是真正有魄力的人。魄力不是“拍脑袋”,魄力是在理性支持下的信心的表现。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